家用电和工业用电的区别,什么是三相电,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地线的作用
(2014-09-18 20:54:24)
标签:
情感 |
并没有所说的两相电,应该被称作单相电。
一般家用电器用的都是单相电(又称照明电压),三个接头分别为一火,一零,坐后一个是地线,地线的作用是防止漏电。
工业用电一般为三相电(又称动力电压),三根线均为火线,但一般采用四线制供电,余下的一根可“简单”的理解为零线。
家庭用电中,三个脚中较长的脚是接地的,可称做接地脚,另外两个较短的脚是把家用电器接入电路,可称它们为导电脚。在设计电源插头时,为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有意识地将接地脚设计得比导电脚长几个毫米。这是因为在插入三脚插头时,接地脚先接触插座内的接地线,这样可先形成接地保护,后接通电源;反之,在拔出三脚插头时,导电脚先与电源插座内的导电端分开,接地脚后断开。如果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由于绝缘体损坏等原因而带电,这时接地脚就会形成接地短路电流,使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而对地放电,从而使人不被触电,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是:
将漏电保护器安装在线路中,一次线圈与电网的线路相连接,二次线圈与漏电保护器中的脱扣器连接。
当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时,线路中电流呈平衡状态,互感器中电流矢量之和为零(电流是有方向的矢量,如按流出的方向为“+”,返回方向为“-”,在互感器中往返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负相互抵销)。由于一次线圈中没有剩余电流,所以不会感应二次线圈,漏电保护器的开关装置处于闭合状态运行。
当设备外壳发生漏电并有人触及时,则在故障点产生分流,此漏电电流经人体—大地—工作接地,返回变压器中性点(并未经电流互感器),致使互感器中流入、流出的电流出现了不平衡(电流矢量之和不为零),一次线圈申产生剩余电流。因此,便会感应二次线圈,当这个电流值达到该漏电保护器限定的动作电流值时,自动开关脱扣,切断电源。
漏电保护器和保护地线工作机理不太一样,但出发点都是好的,对人身实施保护。
漏电会产生漏电流,漏电保护器检测的就是漏电保护器流出的电流和返回的电流是否相等,如果不是,则判断为漏电产生,漏电保护器动作,完成一次保护过程。电气设备绝缘不良产生漏电,假如没有漏电流产生,漏电保护器是不能识别是否漏电的,但当人体接触到漏电的电气设备,则漏电流产生,这个时候漏电保护器就跳闸了。当然,人体误接触到火线形成触电,那么也是当漏电处理的,漏电保护器动作。注意:人体同时接触到火线和零线时是不属于漏电的,因此漏电保护器不会跳闸。
而保护地线就不一样,电气设备外壳接保护地线,一旦电气设备漏电时,漏电被释放到大地,人体触摸到漏电的电气设备时因为是地电位,电压很低,形成不了触电,这个时候保护地线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然如果还接有漏电保护器,那么漏电保护器也就跳闸了。
为避免漏电形成对人体的电击,所以安装保护地线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防止万一漏电保护器失效时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后一篇:投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