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赶围棋游戏
(作者:兵圣堂主)
上回说道,书中十九回提到棋,但提法不一。总的可以分为“赶围棋”和“下(大)棋”两种说法,“下(大)棋”应该就是现代围棋的含义,“赶围棋”与“下围棋”就不是一回事了。自从围棋诞生一直到清朝以前,找不到关于“赶围棋”游戏的记载。惟独在《红楼梦》中有四处描写。其中的三回比较详细,也基本出现在前八十回。分别是:第十九回、第二十回、第五十三回,还有第一百一十一回。
例如二十回的:贾环与宝钗、香菱、莺儿四个一起赶围棋,贾环连输了几盘,便有些着急,赶着这盘正该自己掷骰子,贾环掷七点或者以上,这场游戏就结束了,贾环赢。贾环拿起骰子来,狠命一掷,莺儿拍着手只叫“幺”,贾环便瞪着眼,“六----七----八”混叫。那骰子偏生转出幺来。结果他手背,偏偏只掷了六点,游戏还要接着进行,贾环急了,伸手便抓起骰子来,然后就拿钱,说是个六点。莺儿便说:“分明是个幺!”。下家是莺儿,掷个三点或者以上,游戏结束,莺儿赢。问题是贾环若是掷个五点以下的,也可能就愿赌服输了,偏偏是个六点!加上莺儿在傍边拍着手喊幺,果真是幺,面子上就挂不住,所以想耍赖。一起玩游戏,宝钗、香菱难道看不见?也不是,因为宝钗见贾环急了,就来了一个“葫芦僧判案”,由于这个香菱吃过葫芦僧的亏,就不敢言语,莺儿没见过,自然很不服气。宝钗见贾环急了,便瞅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 还不放下钱来呢!”。这完全是小主子欺压小丫鬟!
从书中描写可以看到,大人们不玩这“赶围棋”简单游戏,都是小孩和丫头们玩的。掷骰子、赶围棋二三人可以玩,五六人也可玩,而且更热闹。
“赶围棋”,既非以围子,也非围地!更非有些博文讲的“跳棋”,仅就看第二十回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个赶围棋可能更接近飞行棋玩法!

“赶围棋”是一种极简单的略带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借助围棋棋盘和棋子,外加一对骰子,与下的围棋并无多大关系。是一种赌注不大,输赢不大的游戏,全称应是“掷骰子,赶围棋”,即先扔骰子,再走围棋子。“赶围棋”玩法大约是先掷骰子看点数,然后依照点数多少将棋子在棋盘上移动,点大,围棋子即走在前面,点小,自然走在后面。前后你追我赶,走在前面的赢钱,后面的输钱,先移到头的为胜。两粒骰子同时掷,最大十二点,即“双陆”,最小二点,即“对幺”。
这游戏带一些小赌的色彩,简单易行,非常适合小孩玩耍。然而,即使在清朝的其他一些文学作品中很难看到。难道是大观园特有的游戏?难道也跟“苏州包分”、“南京炒地皮”一样是一种地方游戏?一种作者曹雪芹从小生活地方的特色游戏?赶围棋游戏,有人玩过吗?赶围棋要几颗子?从哪儿出发,到哪儿结束?还真值得考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