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2016-09-28 16:00:15)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是教师的灌输过程,而应是学生的自我探究、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就是让学生的亲身体验。亲身体验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乐趣,感悟其中的道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上老师如何发挥好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还课堂于学生,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应该是学生学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讲的课堂。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把握新知,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展开学习活动。学生有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自主学习就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在思想的思维和碰撞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问题的解答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思维需要过程、需要时间。作为老师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直接告诉问题答案,而是要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取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想的时间。学生只有经历了思维的过程,他获取的知识也才是理解基础上的真知,他才会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实践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高层次。看学生能不能真正掌握知识,要看学生会不会灵活的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靠实践来检验。做的过程,一是看学生在课堂上能不能利用所学解答问题,二是看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一切都需要学生自己亲自去做一做,学生只有在实际训练和操作中才有可能发现哪里存在问题,从而去弥补。也只有通过实际的训练和操作才能真正将知识和巩固。

        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表达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课堂上要有意识让学生多说、多交流。交流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就是辨别是非获取真知的过程。要增加学生说的机会,不怕学生表达不完整,就怕不让学生说完经常打断。老师从学生的交流和表达中也会发现问题所在。

      把问的空间留给学生。问题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设计好的问题是问题,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更有指向性。学生只有能够提出问题才说明他真正思考了,也才是他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知识就是在质疑释疑中获得的。要鼓励学生多问,培养学生好问,要给学生问的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