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理念规划系统
(2008-08-14 22:52:21)
标签:
文化 |
【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支点
阐释:
时代走到今天,人的价值和人的潜力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尊重个性,关注人性,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与此相适应,“以学生为本”也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济钢高级中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支点,成为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全面发展,就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和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探求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磨练;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拓展;给学生一片阳光,让他们自己去灿烂,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价值观】精细处事 精诚为人
阐释:
精细处事 指做事精益求精、认真细致,做到做事精细,处事有度。精细处事言之虽简,但真正做到做每一件事都力求精益求精,认真对待,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需要一种良好的心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精诚为人 有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指做人要怀真诚之心。诚先真,诚则信。以诚待人,应该是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的标准。人只有在摘掉伪面具时,诚实灵魂的裸露,才能相互看清对方的思路,从而达到进一步了解而达成某些思想上的共识。
人生一世,如草木一春,良好的为人处事原则可以使人的生命之春繁花似锦。为人处世看似简单,实则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人生在世,时时都在与人与事打交道,钢中人遵照精细处事,精诚为人的人生价值观,以态度博得尊重,以行为折服众人,将树立钢中人光辉的形象。
【学校座右铭】:理今日之石 工明日之玉
阐释:
理今日之石,工明日之玉即是一个琢璞成玉的过程,意思是雕琢含玉的石头,使之成为一块精纯的美玉。这里比喻的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过程。学校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潜质,而学校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学生的潜质,发掘他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使之成为有用之材。
&&中学将“理今日之石,工明日之玉”作为学校座右铭,时刻提醒着学校应该明晰自己的职责,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琢璞成玉,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学校精神】
阐释: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做一个舞者,在舞台的中央,聚焦所有的灯光,展现一种潇洒,挥洒一种飘逸,当然,你必须要有高超的舞技,还要有一颗洒脱与豪迈的心。你要知道,这是属于你的舞台,在你的领域中,你可以任意创造花哨的动作,像一只鸟儿在空中作出各式各样的飞舞腾挪,记住!不是那颗虚荣的心,也不是那丑陋的哗众取宠,而是一种真诚的豪迈,一种爆棚的自信,一种乐观的进取。
“胸存凌云志,天高任我飞”内含一种豪迈的气魄,一种自信的心态,一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启迪学校师生要树立宏伟的志向,为了卓越而不懈追求,在人生里程中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校
阐释:
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有靠点滴的积累,才能成就渊博的学问。华罗庚说过:“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成功就来自于一点一滴的学习与积累。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一息尚存,学习不止。济钢高级中学的教师、学生紧遵“学于点滴,成于经纬”之校训,努力做到学习从一点一滴做起,水滴石穿,磨棒成针,重视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钢中人终会成为经天纬地之材。
【校
阐释:
博采有涵
知行合一
【教风】
阐释:
进德修业
以情化人
对待学生要严而有度,爱而不溺,用亲情服务学生,用亲情感化学生。教师对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而且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因此教师不但需要宽广的知识,而且对人要有深刻体悟,有一颗宽爱的心,视学生如亲子,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力主“爱的教育”。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途径是沟通,尽可能的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给孩子最舒适的教育。
【学风】 修德而勤学 切问而近思
阐释:
修德而勤学 《礼记》有曰:“德者,本也”,古人认为德乃人之本,在现在的教育中德育仍是最根本的教育,人之立身行事,德行是最重要的,古人也说,才德皆无乃愚人,才胜于德乃小人。对学生的德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勤学作为一种学习态度,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风气,勤学功深心似镜,苦练日久手出灵。勤能补拙,只有勤学、好学才能成就学生多才的一生。
切问而近思 切问是切切实实的问,近思是由近及远的想。所谓切切实实的问,必须先审问,先审察而后问,问必需先问自己,审察研究而仍有所疑,然后问工具书,问参考书,问教师,问同学,学贵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登高者必自卑,行远者必自迩”,近思就是运用思想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由浅及深,由小及大,由已知及未知,行动前有意志,意志前有思想,这个意志是经过思想考虑才决定的。学生要主观的学有研究,品有修养,要虚怀若谷,有坦荡荡的胸襟,一尘不染,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事,毋为感情所蔽,毋为孤陋寡闻所欺,毋为现象所惑而忽其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