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倒计时只剩不足一个月时间。部队、安检、遣散民工。奥运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在这种高调迎奥运的氛围下A股却似乎被边缘化了。我们看到受到银行挤兑倒闭风波冲击的美国股市连续几天都保持相对坚挺,对岸的香港股市虽然昨天是受到中资金融和地产股的拖累出现了大跳水,但今天港股已经走出A股阴影展开反弹,而我们的A股却在昨天调整98个点之后今天再度重创,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边迎接奥运红红火火,这边所谓的奥运概念股旅游酒店啊、教育传媒啊,都是今天跌幅最大的板块之一。不过好在午后两点半中石油加入了中石化的做多努力中,把指数从百点大跌中拉了回来,重现站上2700点整数关之上。
这两天的连续调整到底是什么原因?因为本周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的日期:昨天公布了生产价格指数PPI,8.8%的数据高于市场的普遍预期,明天要公布6月份的物价指数,还有中央经济会议要召开。这种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担忧,导致金融和地产这2个对利率特别敏感的行业连续两天都是盘面的主要杀手。
有人要问了,宏观数据和经济会议有这么重要吗?没错。因为里面蕴含着机会和风险的提示。从我们这轮牛市发展成熊市乃至股灾的过程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央经济会议的暗中影响。2007年10月中旬党的十七大召开,股市的断头之路就此开始。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10年来首次把稳健的货币政策改成从紧的货币政策,社保在此阶段提前减仓,大盘反弹乏力从5000多跌破4000点;3月下旬中央经济会议强调从紧政策,社保基金从银行股全线撤退,股指是王小二过年又是1000多点被抛在身后。而操作机会呢?经济会议特别提出重点扶植农业,引发了农业概念股年初到现在的不断活跃,老朋友或许还记得元旦前我就提示大家留意,3大年度战略方向之一就是涨价题材化工化肥概念。在概念题材的炒作热情下像每股收益还不到1毛钱的600251冠农股份股价轻松翻了一番,表现相当抗跌。所以我们对这次中央经济会议到底会对下一阶段的宏观政策、产业政策,扶植哪些行业限制哪些行业都会有什么样的新动向,需要特别关注。
从成交量的变化上我们看到近期大盘上涨都是带量的,而调整呢则呈现缩量的格局,今天的沪市成交又落到600多亿,可见市场并没有因下跌而绝望而不计成本,指数的盘跌是为了等待经济数据和宏观政策的明朗。
A股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目前到底应该建仓还是逃命?我想在当前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连专业的资深的机构都是众说纷纭。比如证券交易所的盘后大宗交易统计就显示,素有“机构风向标”之称的中金公司席位7月14日、15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内15次以买家身份现身上海和深圳证交所大宗交易市场,合计成交金额达52661.02万元。其中11次的交易对手为瑞银证券总部的席位,另外4次为机构专用席位,也不能排除瑞银证券席位。两家重量级的QFII在盘后的大宗交易里打起擂台赛,反应出QFII内部对中国A股投资机会和收益预期出现了分歧;而前几天有媒体披露的基金和保险公司、基金和基金之间多空互杀,也是这种分歧的反映。
面对复杂的环境,谁对谁错呢?还是要市场说了算,还是要最终收益说了算。有一点我们要承认要面对,股灾之后,市场仍然处在熊市里,通货膨胀和乃至经济滞涨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解决我们并不清楚,估计也很少有人能确实看清楚。目前管理层也只能是摸着石子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所以我们在选股上就要特别苛刻。我从周一开始就在文章里谈到,"在政策舆论做多和宏观经济严峻的矛盾背景下,战略做多的方向应该锁定现金流类型的上市公司,也就是有能力在恶劣的大环境下仍能保持充沛现金收入的企业,比如具有处方药销售优势或者研发优势的医药公司、具有稳定增长客户基础的消费类公司、具有轻资产优势的制造业、具有稳定现金收入的高速或物业出租类公司"。换而言之,就是要用投资债券的眼光和思路去选择股票。
从这个角度出发,从A股现在的市盈率现状来看,投资A股仍然不会让人太失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