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正常胸腺
(2008-11-27 17:39:35)
标签:
业余自学专用杂谈 |
胸腺是一个淋巴器官,具多种功能,上皮网状细胞产生胸腺素,胸腺将原始淋巴细胞转变为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反应。胸腺占据纵隔的前上部,分左右两叶,多不对称,中间借结缔组织相连。胸腺一生中体积变化最大,新生儿胸腺呈肥大的扁平状,富于延展性,一般右叶较左叶大,其重量与体重之比为1:300。2~3岁时胸腺体积最大,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至青春期后开始退化,直至成年时期仍可存在。不同年龄组胸腺大小和外形差异很大。
幼儿胸腺通常从左侧头臂静脉向下延伸至膈肌水平,随年龄增长,胸腺增长的趋势逐渐减弱。5岁前呈四边形,外缘突出或呈波浪状,5岁以后其边缘变直或凹陷似三角形,密度均匀,CT测量胸腺的厚度、宽度、前后径和上下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均随年龄变化。其中胸腺厚度和密度对判断胸腺病变比较有意义,影像学随诊观察对诊断有意义。胸部X线平片上表现为纵隔增宽,CT平扫显示胸腺右叶增大,可延伸至中、后纵隔,但仍是正常胸腺形态。其密度均匀与正常胸腺类似,增强后均匀强化。CT比X线平片更能准确地观察胸腺的形态、大小和密度,对确诊有帮助。MRI显示胸腺呈均匀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
临床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最主要的注意点:
1.将正常的胸腺误 认为 是潜在的纵隔肿瘤是经常发生的事。
2.儿童直到5岁,正常的胸腺可以在X线片中显得很突出。
3.长期以来,由于把突出的胸腺认为是导演的病变,从而导致很多儿童做了不必要的胸部放射性检查。
二、影像学表现
1.正常胸腺的特征
(1)年龄
直到5岁,可以相当大
到10岁末,突出可以缩小
到了20岁,就不应该有突出的块影
(2)性别
胸腺突出大多发生在男孩,约占80%。
(3)轮廓
正常:球形隆起,波浪形
不正常:分叶状,边缘不整,不规则
(4)形状
可为不同形状
可以覆盖在心缘上,看上去像心脏突出
可以有向左或向右的三角形样的突出,称“帆征”当纵隔积气抬起覆盖在心缘的胸腺,就可以看到大三角帆征。
在横断位图像上小龄儿童:四边形;大龄儿童:三角形
(5)密度
密度均匀
没有钙化,没有低密度区
(6)和邻近结构的关系
正常胸腺是“软的”不会压迫邻近的气道和上腔静脉
三、超声表现
高频探头证实正常胸腺为线样点状回声
幼儿胸腺通常从左侧头臂静脉向下延伸至膈肌水平,随年龄增长,胸腺增长的趋势逐渐减弱。5岁前呈四边形,外缘突出或呈波浪状,5岁以后其边缘变直或凹陷似三角形,密度均匀,CT测量胸腺的厚度、宽度、前后径和上下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均随年龄变化。其中胸腺厚度和密度对判断胸腺病变比较有意义,影像学随诊观察对诊断有意义。胸部X线平片上表现为纵隔增宽,CT平扫显示胸腺右叶增大,可延伸至中、后纵隔,但仍是正常胸腺形态。其密度均匀与正常胸腺类似,增强后均匀强化。CT比X线平片更能准确地观察胸腺的形态、大小和密度,对确诊有帮助。MRI显示胸腺呈均匀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
临床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最主要的注意点:
1.将正常的胸腺误 认为 是潜在的纵隔肿瘤是经常发生的事。
2.儿童直到5岁,正常的胸腺可以在X线片中显得很突出。
3.长期以来,由于把突出的胸腺认为是导演的病变,从而导致很多儿童做了不必要的胸部放射性检查。
二、影像学表现
1.正常胸腺的特征
(1)年龄
直到5岁,可以相当大
到10岁末,突出可以缩小
到了20岁,就不应该有突出的块影
(2)性别
胸腺突出大多发生在男孩,约占80%。
(3)轮廓
正常:球形隆起,波浪形
不正常:分叶状,边缘不整,不规则
(4)形状
可为不同形状
可以覆盖在心缘上,看上去像心脏突出
可以有向左或向右的三角形样的突出,称“帆征”当纵隔积气抬起覆盖在心缘的胸腺,就可以看到大三角帆征。
在横断位图像上小龄儿童:四边形;大龄儿童:三角形
(5)密度
密度均匀
没有钙化,没有低密度区
(6)和邻近结构的关系
正常胸腺是“软的”不会压迫邻近的气道和上腔静脉
三、超声表现
高频探头证实正常胸腺为线样点状回声
前一篇:常见照片部位的详解7
后一篇:关于小儿急腹症的影像诊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