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续书经眼录》之独孤求败(上)

标签:
武侠小说杂谈独孤求败 |
分类: 书海拾贝 |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敌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平生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这段话是《神雕侠侣》中提到的前辈高人剑魔独孤求败所写,虽只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个绝顶高手深入骨髓的孤独寂寞。在其后的《笑傲江湖》中,金庸再次借风清扬之口提到这位打遍天下求一败而不可得的绝世高手,可见金庸对这个人物的喜爱。应该说,独孤求败绝对称得上是金庸笔下最神秘的的高手。这个人物从来没有正式出场,但他的影响力却很大,因此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著名金庸武侠小说研究者陈墨先生曾经指出,金庸笔下的第一高手往往是虚写,是不给人看的,比如王重阳、独孤求败皆属此类。这样的写法,除了营造这个人物的神秘感之外,还能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正因为如此,有关独孤求败这个人物的小说也就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就笔者所见,写到关于独孤求败这个人物的小说续书共有四部,以修订版为本的续书共有三部,其中最早的是署名金翁的《独孤求败》;稍后是令狐庸的《剑魔独孤求败》;最后是托名金庸的《独孤九剑》。
一、人生之孤独与无奈——评金翁的《独孤求败》
《独孤求败》1993年由华龄出版社出版,作者金翁,本名谌林,另有笔名楚狂徒,湖南常德人,武侠处女作《阴阳门人》署名谌林;第二部武侠小说《黑剑红袖》署名楚狂徒;《独孤求败》是其第三部武侠小说。三部作品分署三个名字,也算是罕见了。尤其是其处女作《阴阳门人》出版后,曾获评“有金庸传人之势”,并获金庸先生赠送的照片以及数封金庸亲笔书信。能得当代武侠泰斗的指点与提携,此等际遇堪比武侠小说中奇遇不断的主人公。
1、人生之吊诡
在金翁的《独孤求败》之前,只有金童在《谁是大英雄》的下卷中,写过独孤求败这个人物,如前所述,《谁是大英雄》是出现较早的一部以旧版内容为所本的金庸武侠小说续书,但在《谁是大英雄》中,独孤求败只是作为配角出场,并指点郭靖武功,与金庸原著相较,差异甚大。
金翁的《独孤求败》是第一部为独孤求败立传的小说。此书作者虽署名金翁,但作者写此书时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绝非衰朽老翁。金翁虽然是个年轻人,但这部《独孤求败》却写得笔调沉郁,毫无稚气。兼且故事情节紧凑,颇为吸引人,是金庸武侠小说续书中难得一见的佳作。
这部《独孤求败》自1992年4月1日动笔,至同年5月3日定稿,金翁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由此可见金翁才思敏捷,非同一般。
此书虽然是武侠小说,但作者的着力点并不在“武”上,更多的是抒写人生之吊诡与无奈。
本书主要写出身寒微而又其貌不扬的独孤小山,得到武林皇帝旧臣蝙蝠公子的真传,随后的一连串奇遇,使其受尽磨难的同时,武功亦是大进,练就绝世神功,挟丑雕和重剑召开求败大会,尽败天下英豪,然而武功虽成却情场失意,未婚妻与红颜知己先后被人夺走,令其伤心欲狂,其虽败尽天下英雄,却在情场上一败涂地。独孤求败失意之余,远离中原,归隐山林。
此书凡二十四回,五十余万字,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从第一回写独孤小山未婚妻被夺走,至第十四回独孤小山为救红颜知己而跳下桃花潭止为第一部分,其后至全书终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写独孤小山的成长,即由一个其貌不扬的乡下少年,成长为少年高手的经过。此一阶段,虽然写了独孤小山不断成长并成为剑术高手的经历,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求败”的境界。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独孤小山从桃花潭里脱险后,不但武功突飞猛进,复又受挫情场,进而脱胎换骨,终成一代剑魔。
此书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突出之处:
首先是在这部书中,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处处将独孤小山(即独孤求败)与李飞舟对比着写:
独孤小山出身于陕北米脂乡下,相貌丑陋,居于窑洞之中,与父亲和姐姐相依为命,贫苦至极。
而李飞舟则是相貌英俊,一派风流潇洒,而且还是米脂县首富家的公子爷。
独孤小山的师父为武林皇帝旧臣蝙蝠公子;
李飞舟的师父亦是武林皇帝旧臣温干城。
独孤小山的未婚妻与红颜知己,先后被李飞舟夺走。
李飞舟苦练武艺,并自创武功,却屡屡败于独孤小山之手。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两个极不相同又毫不相干的人,偏偏阴错阳差的碰了面,又因李飞舟夺走独孤小山的未婚妻王小红,并成为一生的死敌。二人究竟谁是强者?谁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李飞舟若非英俊潇洒复又多金,怎能轻而易举的便夺走独孤小山的未婚妻?独孤小山若非受夺妻之恨的刺激,又怎能发奋练武,屡次击败武功大进的李飞舟?作者通过如此这般的对比,揭示此中之因果,抒写人生之吊诡与无奈,令人掩卷深思。
其次,此书虽然是写金庸笔下的人物,但文字风格与金庸绝不相类,反而有些古龙甚至是温瑞安的味道。且举一例,看第十五回写吐蕃国师暗算蝙蝠公子这段:
堪布心在急跳,像要破胸而出。他想动!他已经准备动!
……
多好的机会,也许可以一击成功!
但若不成功呢?又会怎样?
他几乎提起了手掌。
……
蝙蝠公子背朝堪布,又已受伤,多好的机会!
他想动!他在动!
可是他没有动!
以上所引文字,无论是行文风格还是分段方法,甚至喜欢用感叹号的习惯,都与古龙的风格近似。除此之外,金翁也与古龙一样,喜欢在书中讲道理,抒发个人感想:
人生难免有许多屈辱。在那些性命悠关的时刻,也许尊严就贬值了,变得不值一提。
但深深的仇恨,却永在心底,激荡奔腾。总有一天,它会爆发!
可以屈,是因为还可以伸。屈,为了伸!
再次,此书结构严谨,故事情节前后呼应,单就本书而言,虽有小瑕而没有大的破绽,实属难得。
复次,一部小说的成功与否,与人物塑造是否成功是密不可分的。本书人物众多,大多塑造的极为成功。不论是主人公独孤求败,还是李飞舟、蝙蝠公子等重要配角,都写的摇曳生姿,形象生动饱满。即算是香香、真子、洛阳王妃等戏份较少的小配角,亦写的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另外,一些景物、场面的描写亦很成功。如第十五回写吐蕃国师与少林方丈比武一节,便写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第十八回写丑雕与群蛇大战,亦是精彩异常,紧张激烈。
除此之外,书中武林皇帝的设定很有创意。历来武侠小说都喜欢写武林盟主,而金翁更进一步,直接设定了一个武林皇帝,此武林皇帝不但有皇帝之名,而且还“设官制,统武林”,这威风可比所谓武林盟主可强得多了。同时,写武林皇帝的两件至宝——金苹果与轩辕剑的神奇、独孤小山跳入桃花潭的奇遇,皆颇具创意。尤其是写武林皇帝拥有金苹果与轩辕剑这两件武林至宝,但却从未使用,从侧面烘托出武林皇帝的豪迈大气与绝世武功,是十分成功的。
2、若干缺点与不足
早期的许多金庸武侠小说续书,能够将情节与原著对应上已属难得,若能够在书中表达出一些意蕴者,实是凤毛麟角。而金翁在这部《独孤求败》中,对现实乃至人性是做了思考的。
在第一回中,善良的独孤老头(独孤小山之父)看到河边孤坐的琴师,心生怜悯,虽然自家极穷,却依然让独孤小山给他盛了一碗苦菜山芋粥。哪知琴师并不领情,将此粥称之为“喂牲口的东西”,随之将粥带碗一并扔入河中,并喝斥独孤小山“弄点好吃的来”。可他不知,那个碗是独孤小山家里唯一的一个碗。当他冲进独孤小山家中的时候,不但屋中黑暗,炕上破旧不堪的棉被亦已发霉;打开锅盖,发现锅里只有“些许粥水,清可鉴人”。至此,琴师才知自己错怪了独孤一家。
这个情节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极具现实意义。独孤一家贫困已极,但独孤老头却并不因自己贫困而丧失怜悯之心。而出身富贵之家的李飞舟却仗势欺人,夺走独孤小山的未婚妻。在这些为富不仁的富家子眼里,独孤小山一家贱如牲畜,微如蝼蚁,哪里会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同时,这些富人也根本体会不到下层人的困苦与艰辛。
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观现实世界又何不是如此?有些人单是活着,就已经竭尽了全力。在上世纪的90年代初期,金翁便能在武侠小说中写出如此冷峻的现实,当真是难能可贵。
另外,写侯赛花因天生侏儒,貌丑无比,自幼便受人嘲笑,导致其心理扭曲变态,不但杀了自己的父亲,还自号西王母,统领一群女弟子。她对手下的女弟子管控极严,不但命手下的女弟子要绝对禁欲,甚至不小心,当众放屁都是非常严重的罪过,要受到凄惨无比的惩罚。金翁通过细节描写,展示出这个令人心惊胆颤的西王母的种种装腔作势和丑态,对其可怜又可憎的形象,刻画的可谓入木三分。
似此等情节,在此书中尚有许多,虽然大多写的比较成功,但也有若干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一些情节描写、人物塑造上,为了凸显所谓人性显得“用力过度”,导致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再有就是一些细节略显粗糙、不合理,致使全书为之减色。
本书第一回写李飞舟慕王小红美貌之名,来到独孤小山和王小红家门前。王小红本是独孤小山的未婚妻,但一见到锦衣怒马,英俊潇洒的李飞舟,立时便身不由主,任凭李飞舟抚摸头发,并对李飞舟提出的“跟我走”的要求毫不拒绝。这哪里是宋代女子应有的反应?
同是第一回,李飞舟被琴师折辱之后,其父李老板带人来找琴师报仇。在武林高手琴师面前,李老板的乡下把式根本不堪一击,可是李老板竟然死缠烂打宁死不退。李老板的这个表现,明显与其身份不符。想其也是经多识广的人,多年经商,聚敛了万贯家财。怎会如此鲁莽?眼见不敌还要送死,岂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所应为?
第四回的时候,写李飞舟刺死独孤小山的父亲,独孤小山欲要杀死李飞舟报仇,哪知其姐独孤小丹竟然拼死护住李飞舟,以致被独孤小山误伤性命。此处情节颇为夺情悖理,相貌丑陋的独孤小丹爱慕李飞舟,这是人之常情。可是眼见得老父亲死在李飞舟之手,竟然还无动于衷,反而拼死保护凶手,如此反映人性,其又有何人性可言?似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还不如删去干净。
另外写智呆受情欲所困时的挣扎并导致其误伤香香、写侯不仁在被追杀时,竟还在冰天雪地里奸污香香的尸体等情节的描写,皆是用力过度的表现。
最可议者,是对桃花娘子这一同性恋人物的描写,在武侠小说中描写同性恋情节的并不多见。本书别出心裁,塑造这一人物,本有大可发挥之处,可惜作者似对同性恋深恶痛绝,反映在对桃花娘子这一人物的塑造上,便只是一味的写其诸多丑态,而无深入的挖掘,如果说桃花娘子见到仪表堂堂的襄阳王而心生爱慕,还是正常反应的话,但他在黑夜之间突然出现攻击独孤小山,使得独孤小山误认为他是鬼魂,而采用撒尿辟邪的时候,桃花娘子竟然放弃攻击独孤小山,俯身张嘴接尿。如此描写其变态行状,便使得这个人物流于表面化,殊为可惜。
此书在情节上尚有一些小瑕疵,本书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具体则不详,但写到武林皇帝曾经带人抗金击辽,还写司徒寒为徽宗时进士,当是北宋末期。只是徽宗为庙号,如此写法未免不妥。尤其是写到幼年时的王重阳和林朝英,未免与《射鵰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时代背景有些脱节。另外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写到独孤求败的剑冢,里面明确写了紫薇软剑误伤义士,可惜在这部书里没有提及。
再有,第十五回写吐蕃国师来挑战少林寺的情形,明显是借鉴了《天龙八部》鸠摩智挑战少林的情节。而突然出现的烧火僧守禅,与《天龙八部》里出现的扫地僧差相仿佛。至于第十四回写洛阳王杀温干城的情节,更是完全照搬《连城诀》中万震山杀戚长发一节。
以上诸点虽是细节上的不足,却也反映出只写了一个月便即出炉的这部书的粗糙之处。若能细加修饰,本书的水准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总而言之,《独孤求败》这部书,虽有若干不足之处,依然不失为一部较为成功的续书。如果抛开金庸武侠小说续书的身份,独立看待《独孤求败》这部书,可谓是武侠小说中的精品。虽不及金庸等大宗师作品之高妙,却也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特色,总体来说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武侠小说。
http://s14/mw690/001uVPmTzy7mDTqQwqxcd&690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