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丰山顶的慢摇

(2009-10-15 10:31:27)
标签:

休闲

分类: 随笔

大丰山顶的慢摇

大丰山顶的慢摇

大丰山顶的慢摇

大丰山顶的慢摇

大丰山顶的慢摇

大丰山顶的慢摇

大丰山顶的慢摇

大丰山顶的慢摇

 

     和天下名山相比,大丰山实在是名不见经传。然而,它却是永安的最高山,因为地处边远的缘故,大丰山的名气,远不如天斗山,紫云山和天宝岩。

烈日下的大丰山,从山脚望去,山顶着蓝天白云,裹着葱茏的树木,既不雄伟,也不峥嵘,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朴实,那样的祥和。

    下午两点。我们一行十一个人,背着包裹,向山上进发。

    过了山脚的公路,在浓密的树荫中,大家一个接着一个,紧跟着往上走。这里的路,一点也不崎岖,顺着山脊,一条路直通山顶。要不是平时经常有爬山,还真很难说,会望而却步了。

长风是很少登山的一个,一路走来,背包始终没有给谁过,她说,回去要给孩子做个榜样,告诉孩子,妈妈是好样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她做到了。

     姜老师是个魁梧的汉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他是教育工作者。从山脚开始,他挑起两件啤酒和其他行李,始终走在队伍的前头,一路谈笑风生。

路很陡,伴着两边古木,山崖,每到一处,总能见到不同的景观,特别是随处可见的百年铁杉,让人感觉,这是一片保护完好的生态园。

    经过三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到了山顶。回头往下看,阳光下的大丰山,把周围的村庄,道路,远山,溪流,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疲劳顿消。

     绕过一个小山坳,前面豁然就是有八百年历史的道观了,这也是我们今晚宿营的地方。

     匆匆地丢下行李,大家各自忙活去了。有的做饭,有的洗澡。只有老虎和她他似乎比较有精神,他们已经爬到了山顶,乘着夕阳正好,多拍些风景吧,于是,我也跟着他们等上了周围的山顶。

     山顶已经没有参天的大树,只有一些矮小的灌木,匍匐在山崖,坡边,形态苍老,象一棵棵经过整形的树桩盆景。偶而能见一些黑松,树都不高,最高的也不超过一个人。这是我在永安见过的,唯一的天然黑松,低矮的树形,粗壮扭曲的树干,短而绿的针叶,或生于山石边,或长于半坡里,恰似一棵棵大盆景。让我欲罢不能。

 

               

     落日的时候,大家陆续冲了凉,也吃了我们自己带来的面,经鱼儿的手工,还真算是美味。呵呵,一口气吃了三碗,就准备晚上的篝火晚会了。

    西边最后一点余辉褪去的时候,我们在山顶铺开塑料布,打开应急灯,摆上啤酒,可乐,瓜子,花生,我们的“篝火”晚会算是开始了。

    一弯新月,挂在天上,将雪白的光,撒在山顶,我们一边喝着啤酒,啃着瓜子,一边欣赏着周围的夜色,海阔天空谈论着。

     大吴是我们一行中,唯一的一个专业户外活动队员了,帐篷,炊具,手杖,音响一应俱全。

当大吴的音响,播放出DJ音乐的时候,大家全站了起来,将灯光照在绿色的可乐罐上,有的拿着手电,舞动着双手,在着月光下,在这大丰山顶,大伙兴高采烈,扭动着腰枝,挥动着双手,这是大丰山顶的慢摇。没有闪烁的灯光,没有震耳的音响,热烈中,透着无比的和谐与祥和。

     这一刻,我深深感动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抛开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欲念。然而,我相信,这一刻,大家心底不设防,不会有任何欲念与纷争。

我想,以后很难在有这样的慢摇了.

 

    凌晨四点多,周围已陆续传来脚步声。我也该起床了。其实,与其说是起床,还不如说是睡不着,早点出去,因为这一夜,压根就没合过眼,因为除了我们一行十一人夜宿这里之外,半夜还陆续来了两拨以上的人群。

     天,只是蒙蒙亮,然山顶上,却站着许多人,还有陆续上去的。道观里的道士说,天亮的时候,太阳就出来了。

    踩着嶙峋的山路,我们来到观日台。

    雾,越来越浓,渐渐弥漫着周围的群山,远处的云海,在这浓雾中,似乎也渐渐模糊。

    我不禁深深叹了口气,看来今天可能看不见日出了......

    当东面天空的一抹红霞,越来越亮的时候,突然,从红霞中露出半圆红日,短短几秒钟,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是那样的鲜红,周围伴着一道金光。哦,这不是我们今天想看的日出吗?按动手中的快门,记下这一辉煌的时刻。

 

    当太阳由红变白的时候,我已经登上了最高的山顶,棋盘峰。

    遥望连绵起伏的山峦,沉醉于浮游于群山之间的云海,仿佛漫步云端,如梦如幻。在海拔1705米的山顶合影后,我们踏上归途。

    下山的时候,双腿有些飘,似乎还在延续昨夜的慢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