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再次欢迎大家参加首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论坛日程
2008年5月10日—11日
5月10日(星期六)上午 |
||
08:30-9:30 |
开幕式 |
图书馆北配殿 |
主持人 |
张艳 |
|
开幕式 |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李晓琪院长致辞 |
|
北京语言大学赵金铭教授致辞 |
||
赞助方致辞 |
||
学生代表郑玮(北师大)发言 |
||
学生代表俞巧娜(北大)发言 |
||
与会嘉宾发言 |
||
09:30-10:00 |
照相(图书馆东门外台阶) |
|
10:00-12:00 |
大会发言与讨论 |
图书馆北配殿 |
主持人 |
黄立 |
|
10:00-10:15 |
朱旻文(北京语言大学)《日本留学生动宾式离合词习得过程研究》 |
|
10:15-10:30 |
倪军(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Developing professional landscape: 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a teacher’s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of teaching Chinese in Ireland |
|
10:30-10:45 |
李占(北京大学)《作为理论的中介语理论——对中介语理论学术价值的再认识》 |
|
10:45-11:15 |
提问与讨论 |
|
11:15-12:00 |
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报告 |
|
12:30-13:30 |
午餐 |
勺园2号楼餐厅 |
5月10日(星期六)下午 |
||
13:30-17:15 |
分组发言与讨论 |
俄文楼 |
具体安排 |
按照分组发言、讨论、嘉宾点评的程序进行 上半场 13:30 — 15:15 下半场 15:30 — 17:15 每场六组,每组3~4人发言,每人15分钟,讨论30分钟,点评15分钟 分组讨论地点: 第一组
俄文楼104 第三组
俄文楼201 第五组
俄文楼214 详细情况如下: |
|
第一组:俄文楼104 |
||
13:30-15:15 |
主持人:白洁(北京大学) |
|
向 |
||
夏秀文(北师大) |
||
张姜知(北大) |
||
耿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15:15-15:30 |
休息 |
|
15:30-17:50 |
主持人:李咸菊(北京语言大学) |
|
孙素清(北师大) |
||
郑 |
||
候瑞芬(北大)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第二组:俄文楼108 |
||
13:30-15:15 |
主持人:刘杰(北京大学) |
|
严 |
||
魏 |
||
董潇潇(中央民大)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15:15-15:30 |
休息 |
|
15:30-17:50 |
主持人:张则顺(北京师范大学) |
|
乔 |
||
李少虹(中央民大) |
||
张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第三组:俄文楼201 |
||
13:30-15:15 |
主持人:王文龙(北京大学) |
|
崔巍巍(北大) |
||
赵 |
||
冉 |
||
王文龙(北大)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15:15-15:30 |
休息 |
|
15:30-17:50 |
主持人:孙慧玲(中国传媒大学) |
|
崔银玲(北外) |
||
李咸菊(北语)
|
||
邹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第四组:俄文楼210 |
||
13:30-15:15 |
主持人:张卓(北京大学) |
|
张 |
||
俞巧娜(北大) |
||
艾热提江·噢斯曼(新疆农广校叶城县分校)
|
||
丁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15:15-15:30 |
休息 |
|
15:30-17:50 |
主持人:郑帅(北京外国语大学) |
|
刘 |
||
张则顺(北师大) |
||
罗艺雪(北大)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第五组:俄文楼214 |
||
13:30-15:15 |
主持人:罗卓丽(北京大学) |
|
杨金余(北大) |
||
刘 |
||
孙然然(北外)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15:15-15:30 |
休息 |
|
15:30-17:50 |
主持人:金哲镐(北京大学) |
|
毕晓静(传媒大学) 《汉韩亲属面称称谓语比较及其对外汉教学的意义分析》 |
||
刘 |
||
张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第六组:俄文楼215 |
||
13:30-15:15 |
主持人:刘 |
|
沈含娇(北外) |
||
丁 |
||
习煜晓(传媒大学) |
||
周平林(传媒大学)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15:15-15:30 |
休息 |
|
15:30-17:50 |
主持人:沈含娇(北京外国语大学) |
|
李茉娜(北大) |
||
李 |
||
张海威(北语) |
||
姚振娟(北大)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17:50 |
晚餐 |
|
5月11日(星期日)上午 |
||
08:30-10:15 |
分组发言与讨论 |
俄文楼 |
具体安排 |
按照分组发言、讨论、嘉宾点评的程序进行 每场六组,每组3~4人发言,每人15分钟,讨论30分钟,点评15分钟 分组讨论地点: 第一组
俄文楼104 第三组
俄文楼201 第五组
俄文楼214 详细情况如下: |
|
第一组:俄文楼104 |
||
08:30-10:15 |
主持人:孙素清(北京师范大学) |
|
白 |
||
孙 |
||
辛 |
||
郑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第二组:俄文楼108 |
||
08:30-10:15 |
主持人:丁婷(北京大学) |
|
胡晓丹(北大) |
||
郑 |
||
张絮媚(传媒大学) |
||
刘颂浩(香港浸会大学)《初级口语教材编写的理论思考——以<很好>为例》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第三组:俄文楼201 |
||
08:30-10:15 |
主持人:耿直(北京大学) |
|
俞诸亮(北大) |
||
韩一瑾(北外) |
||
李彦强(北大)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第四组:俄文楼210 |
||
08:30-10:15 |
主持人:刘莉(北京外国语大学) |
|
李 |
||
张 |
||
郭芳菲(北外) |
||
张利满(北大)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第五组:俄文楼214 |
||
08:30-10:15 |
主持人:刘佳(北京语言大学) |
|
李 |
||
罗卓丽(北大) |
||
刘 |
||
张梅一(北语)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第六组:俄文楼215 |
||
08:30-10:15 |
主持人:张海威(北京语言大学) |
|
王文龙、金哲镐(北大) |
||
杨 |
||
王 |
||
讨论 |
||
嘉宾点评 |
||
10:15-10:30 |
休息 |
|
10:30-11:00 |
闭幕式 |
俄文楼108 |
主持:赵玥 |
||
学生代表总结发言 |
||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李红印副院长总结发言 |
说明:以上日程可能还会稍有变动,请以会议当天下发的日程为准。变动所涉及的代表会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