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得少而精,对方才能收到

(2014-01-27 14:38:02)
标签:

说话

沟通

编码

逻辑

精简

杂谈

分类: 中外书摘经典版精选

说得少而精,对方才能收到
张心悦 著 来源:中外书摘

 

饭菜吃得太多了,会消化不良;刺激受得太多了,会变得麻木;药用得太多了,会产生抗药性。话说得太多了,也是如此。

 

对方能够记住多少

对于正常的成年人来说,能够保证高品质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就在十分钟左右。沟通的时候,说得太多、太久,听众会对你的语言产生“抗药性”。心理学家在研究短期记忆时还发现,人脑一次性接收的信息一旦超过了五个,记忆就容易出错,发生混乱。

 

化繁为简的秘诀

组织伙伴们出门旅行,你需要向队友交代随身携带的必备物品。它们包括:“身份证、钱包、火车票、药品、指南针、手机、充电器、地图、手电筒、相机、防晒霜。”

注意,你此时没有纸、笔等相关工具,只能通过语言来传达,并且还要让每个队友都记住,并一一落实,你会怎么说呢?

 

第一招:将杂乱信息重新码一码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交代超过五个甚至更多的信息。如果杂乱的信息能够得到有序的堆砌和分类,我们便能记住更多的内容,就如把不同科目的书籍放入相应的架子上,把不同类型的物品分门别类地放进了相应的抽屉里。

我们需要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重新码一码。

保证出行的:钱包、身份证、火车票。

保持通讯的:手机、充电器。

寻找方向的:地图、指南针、手电筒。

支持我们玩得更尽兴的:药品、相机、防晒霜。

你可以按照物品类别、方位(东南西北)、时间的先后顺序(事前、事中、事后)和事物重要程度(主要、次要),重新码一码信息。当我们把信息分门别类(依旧不要超过5个分类)地码好后,大脑便可以更轻松地接收了。

 

第二招:精炼出关键词

信息分类以后,为了方便记忆,我们还可以赋予每一类的信息一些好记忆的关键词。

走得出去:钱包、身份证、火车票。

喊得出来:手机、充电器。

找得到路:地图、指南针、手电筒。

玩得开心:药品、相机、防晒霜。

这样,是不是记忆更轻松了呢?

有些人出门容易丢三落四,于是总结了一个“伸手要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的口诀,这下再也没忘记过东西了。这也是一个经典的赋予关键词的案例。

好的关键词,让我们一听就能记住,一旦记住,就不会忘记。

 

第三招:找到一个逻辑

在漆黑的夜里,你拿着手电筒,照着地图,看着指南针,就能找到路了。

你要带上身份证,拿着钱,去买火车票。

照相的时候,可千万别拉肚子,再涂点防晒霜。

给分散的信息找到一个内在的“逻辑”,它们就会被串起来了。被加工过的信息,进入长效记忆被储存起来,就不会轻易被忘记了。

 

(摘自《永不冷场的人生:把偶遇变成机遇的聊天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责任编辑:孙尔春,定价:32.0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