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外书摘》杂志关于老年读者的专项调查显示
上海7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喜欢阅读
中外书摘编辑部/文
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外书摘》杂志与上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青松城组织了一次关于上海市老年人图书阅读和消费状况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读者,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青松城及福州路书城附近,发放问卷150份,有效收回142份。
在回收的调查问卷中,男性为102人,占72%;女性为40人,占28%;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读者占76%。调查显示,以阅读(图书馆、青松城、社区活动中心、书店等)为主线来丰富业余生活的老年人,男性大于女性。70岁-80岁年龄层的读者最多,占总数的50%,并向两头递减。这部分读者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对社会发展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希望通过阅读来提高生活质量、丰富业余生活。而70岁特别是65岁以下的老年人仍有相当一部分继续从事某种工作,阅读比例没有想象中的高。
从退休收入来看,被调查者中退休月收入达到2000元-2500元的占62%,2000元以下的占24%,2500元以上的占14%。这说明上海城市社会福利体系比较完善,喜欢阅读的老年人拥有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生活保证,具备一定的图书购买力。
80%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通过订阅相对价廉的报纸杂志来了解国内外时事、科技新知识、文化新动态。绝大多数老人表示,只有在必要时才会购买图书。近三成的老年读者有不定期去书店购书的习惯,图书价格和自己愿意承受程度是最终决定老年人购买选择的因素。
调查显示,每天阅读时间超过2小时的占47%,1-2小时的占38%。可见,文化生活是老年人退休后的重要内容。另外,每天的阅读时段集中在两个时段:晚上占51%、上午占32%,利用下午时段阅读的人数只有13%,另有4%的老年人表示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对于阅读的渠道,依次为:邮局订阅45%、到图书馆阅览33%、到书店或书报亭购买9%、上网阅读8%、到社区文化中心阅读5%。调查发现,老年读者的消费习惯相对固定,一旦形成则不轻易改变。譬如每年订阅的报刊种类,买书选择的书店,买报刊选择的报亭等。多数认为图书馆是阅读书籍最好的去处,而东方书报亭及居家附近的新华书店具有较高的信誉度和可信度,是买书购刊的首选。大多数老年读者对于网络购物显示了不信任,喜欢上网的老年读者主要是看新闻、看电影和玩游戏。
上海老年读者阅读的报纸,主要有《参考消息》、《报刊文摘》、《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以及《上海老年报》等;刊物主要有《大众医学》、《读者》、《中外书摘》、《现代家庭》、《世纪》、《健康文摘》等。最关注的内容有:健康养生、人物纪实、社会热点、政治民生、旅游休闲等。
至于老年人对阅读的要求,被调查者意见最集中的是:报纸、杂志、图书的字号太小,最好选择5号字以上,行间距要宽于一般出版物,版式简明宽松即可,不需要很繁杂的编排风格。
可以预测,在上海进入老龄化城市之际,老年读者越来越成为纸质出版物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