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与“狂喜”就是北京奥运留下的记忆
(2008-08-25 16:09:15)
标签:
杂谈 |
可能与我从小学习舞蹈的经历有关,我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体操和跳水,觉得这两个项目和舞蹈有着些许相似的艺术美感。北京奥运会开战以来,体操比赛和跳水比赛是我最不舍得错过的,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也是尽量看,实在看不了的话,我就到网上补看视频,还真是一场比赛都没有落下。
那天晚上,是我很关注的女子10米跳台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们的跳水小将陈若琳在前四轮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凭借第五轮的出色表现,取得了4个10分的优异成绩,问鼎了我们旁落12年之久的女子10米跳台奥运冠军。看着可爱小姑娘陈若琳激动兴奋的表情,我不禁也高兴地一塌糊涂,拍手又跺脚的:)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场跳水比赛后,我突然想起来了程菲,想起了程菲在女队获得团体冠军时狂喜的表情,想起了程菲在跳马、自由操失误后的哭泣与懊恼,想起了近来媒体对程菲的种种报导。虽然程菲没有最终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但是她在跳马失误后,马上进入状态,鼓足勇气站在自由操赛场上的时候,已经十分令人佩服。
此时,浮现在我脑中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成亦英雄,败亦英雄。
获得奥运会的冠军固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它是对运动员努力的最高认可,同时我也想说,即使没有获得冠军也一样是好样的。体育和艺术一样,也是一个“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行当,要吃很多的苦,要顶住很多的压力,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可能坚持从事该职业。能够坚持下来本身已经是成功了。当记者问道陈若琳最想吃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好吃的”。这个回答很朴实,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惯例回答,但是这个回答恰好说明她放弃了太多美味,以至于被问及想吃什么的时候不知道要具体吃什么,只好笼统地回答为好吃的。看着陈若琳杆瘦杆瘦的样子,我不禁地问,为了控制体重,谁知道小姑娘放弃了多少美味啊?当然,这只是训练艰苦的一个小小方面,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她付出的艰辛是我们常人难以想像的。最后,她成功了,她通过艰辛的努力和不断的自我挑战站在了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
与此同时,我认为程菲也成功了,即使她没有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即使她动作略有失误,没有能够“极好”地完成所有动作(“极好”是解说员形容程菲的常用词语),但是她已经交出了完美的答卷,因为她已经战胜了自己。其实比赛比到最后,比的就不再是技术了,而是比赛所激发出的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一种精神。
陈若琳和程菲一胜一败,但是她们都是英雄。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怎么能期待长胜将军的出现呢?她们都用她们的顽强意志、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向我们传递着奥林匹克和体育的本质,从这种意义而言,陈若琳和程菲都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