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信:告别六一

标签:
给孩子的信 |
分类: 教育随笔 |
外中的小朋友:
今天是儿童节!

都说不放假的节日都是“耍流氓”,看一个节日是否重要,首先就要看是不是会放假。儿童节在小学绝对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如果不是周末一般都会放假,能放假的节日能不重要吗?在小学,儿童节往往还有各种的节目、活动。例如跟我们很近的一所小学,那些参加演出的小朋友连“课”都不上了,热火朝天地排练节目,都说活动育人嘛,没有活动、节目表演的节日是单调的、乏味的。
中学对此似乎就冷淡了许多,一来从不放假,二来也没有专门针对“儿童节”的活动节目,有的都是平常惯性的上课、下课,没完没了的功课,没完没了的作业。当然,也有家长耐不住性子,准备了丰盛的食物,用美食娇惯肠胃,倘若能把这热情多点用在孩子的学业上是不是会更好?
节日吧!还是要有点仪式感或是狂欢的味道或是其他的要素,例如礼物之类。我送给一个过儿童节的小朋友一本书,沫沫阿姨哂笑:就知道送书,小朋友多辛苦,书算什么礼物?在沫沫阿姨眼里书跟那些高大尚的“礼物”还是有点差别的,我不是吃货(吃了很快就被消化、排泄掉了),除了钱(我总不能把“钱”最为礼物吧),我觉得书最有价值,我“回击”沫沫阿姨,你小时候要是有人多送你几本书,也许你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是不是多读几本书沫沫阿姨就不是现在这样呢?不敢说。我也不能说我们多读一本书我们就会有翻天覆地变化,但是多读很多本书,我想我们的视野、心胸,对世界的看法还是会不同的。例如,我们读李娟的书,了解到“边界”这个概念,我们知道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读石田的书,知道了这样一种行走世界方式。我们读《永恒的终结》我们知道了一种非现实发生的故事,虽然,我们都不一定会按照书中的方式去生活去体验,但是它们确实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就像一束光照进了黑乎乎的房间。
因此,那天,我对七班、八班的孩子说不要羡慕在儿童节其他小朋友的狂欢,你今日的付出其实就是为了未来的日子多引进一点光。
在儿童节这个日子,我无法给你们物质的礼物,我给你的可能于你觉得也不是“精神粮食”甚至是“精神垃圾”。其实,我想对你们说:祝福你们不再是儿童。祝福你们早日成长起来。也许有同学也会反驳我;其实我一点也不想长大。没有,似乎很多人都不想长大。世界名著《铁破鼓》的主人公奥斯卡也不想长大,于是身体永远保留在了孩童的状态。
而李定霖反驳我说:“你看《道法》书上写着18岁以下都是儿童。关于什么是儿童自然各有各的界定。但是,我想即使我们承认18岁以下都是儿童,我想初中的“儿童”跟“小学”的儿童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小学的儿童带着天真,这是褒义的说法,而天真的背后则可能是“幼稚”,初中的“儿童”我更愿意称你们为“少男少女”,这是你们的“少年时代”。
我希望你们依然纯真,但是我希望你们不再幼稚。
著名的摇滚乐队“涅槃”乐队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歌叫“少年心气”,少年跟儿童是不一样的,少年带着青春期的激情与叛逆,带着重塑世界的创造,带着不断分泌的荷尔蒙……套用狄更斯的话“这是最好的年代,这也是最坏的年代”,少年时代谈不上是“最坏”的年代,但是确实是“非常危险”的年代,那种叫荷尔蒙的东西不断被分泌,不断刺激着你。跟成年人比你们依然“稚嫩”,但是,跟小学的儿童比,你们的思维,思想已经跨域了一大步。你从一个乖乖男,听话女变成了一个“叫你往东偏要向西”的人,你对世界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你脑子里多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不断在问自己:为什么?凭什么?
我喜欢这个少年时代!因为你们带着一种“朝气”,尽管很多时候它是莽撞的,冲动的,但是它也是激情的,所以毛主席说少年、青年是八九点中的太阳。细分少年大约就是八点的太阳,青年就是九点的太阳。八点的阳光柔和明亮,这正是每天第一节课的时刻,我很喜欢这个时刻的阳光,密密地落在地上,不耀眼,不凶烈,在流动,动静之间呈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来,这就像这个年纪的你们一样。
我给你们听过许巍的《少年》:“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站在九月新学期操场,仰望着天空清澈的眼神,向着无限的未来。”我在海拔5200米的垭口听着这首歌跟一个不会汉语的牧羊人对坐着吃着冷馒头,看着7000多米的雪山,那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那个时候,我似乎觉得自己也回到了某个少年的时光,眼光澄澈,未来无限……所以,我是如此喜欢“少年”这段时光,因为澄澈的眼光,因为无限的未来。
2015年奥斯卡的获奖电影中,我特别喜欢《少年时代》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拍摄了12年,讲述了一个男孩的成长史。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男人或是一个女人成为一个女人的过程是很让人迷恋的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这样的成长。所有的时间变化似乎都是一种成长,当我们回望的时候,在这个危险而迷人的年代,我们的每一步成长其实都颇为不容易:那些不受控制的荷尔蒙,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那些巨大的学业压力,那些似乎走向死结的亲子关系……太多的困扰迷惑着我们,就像森林的迷雾,但是我们依然要前行,在危险与美丽的边缘前行,等待拔云见日的一刻。
小学的儿童时光,父母还在为我们荫蔽风雨,中学的时光,我们就要逐渐学会独自成长,虽然父母还在我们身边唠叨,但是,在悄无声息中,你会蓦然发现他们在时光中一点点变老,我们的成长就是他们的老去。我们的身高几乎必然地超过他们,但是我们的内在是不是同时匹配我们的身高呢?
过去课本有一篇课文《爸爸的花落了》小英子在小学毕业之际,爸爸去世了,小英子一夜之间成长起来。我们不必经历这样的事件而成长。但是,六一,人家小学生的节日可以作为一个“节点”,我们是不是可以骄傲而自豪地说:“这个节日,算了吧,小娃娃过的,我长大了。”
真正的成长意味着一份智慧,一份责任,一份勇气,一份挑战!
成长是美丽的也是危险的!祝你们告别六一,在少年的时光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肖涛
2019年6月1日

前一篇:写给孩子的信:生活中那些矛盾的话
后一篇:写给家长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