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孩子的信 细节成败

(2016-03-11 22:07: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
8、9班同学:
       你们好!
       本周,我追加了一封信。既然是追加,必然说明情况有点紧急。有什么“紧急”情况呢?
       昨天、今天(9)(8)班分别进行了1单元的单元测验。事先,我有些心理准备,因为是这学期的第一次单元测试,效果嘛,多少无法达到最佳,为此,我还“意外”地透露了一下要默写的现代诗,而批改的结果显示很多同学在《假如生活欺骗你》因为粗心把“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背成“将要成为”“都会成为”把”怀恋“写成”怀念“,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同学太不注重”细节“了。
      说起来,我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底气“,我也常常被老婆批评不注重”细节“,不过,我的未来的确定性远远比你们大,也就是说,我不注重”细节“的损失比你们不注重”细节“的损失要小。当然,倘若我还要追求卓越,我也应该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大家耳熟能详,但是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原因是多方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重视程度不够,以前我就跟你们讲过,初中跟小学的一个重大差别就是小学的学习是模糊化的,初中开始要求精确化起来,特别是默写,要求的就是准确,背诵的内容要准确,书写也要准确,笔画该”出头“的要”出头 该”勾“的要”勾“,这次好多同学写”坐“字,那一竖不出头,跟”两个“人”字平行,有那样的书写吗?“渝州”的“州”多了三点水“渝”少了三点水,还有人写成“比喻”的“喻”。
      开学让你们积累了成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简单的1分,可能就是命运的区别。2016年的中考,要直接进入四大名校的学生须在深圳排名1500名以内,为何?因为直升生取消了,指标生未必到你头上。最能,最可以的依靠是你自己,而2015年的中考恢复了原始分,同分的情况非常普遍,1分就差几百个名次。
       我从内地来深圳,考取深圳教师编制,考了三年才考上,我三次进入面试,最后一次才成功,前几次里最后的成功之差零点零几分,而我考进盐田,也只比第三名高了零点零几分。那些失败的考试,我只差那么零点零几分,能说明我就比那些考进编制的老师差吗?当然不能;我考进盐田,比后面的老师高零点零几分,就一定说明我比他们厉害很多吗?我想也不能!
      但是,就是这么零点零几分,人的命运就不同了。最后的现实是你考进了或是没有考进。倘若,我在某一个小细节的地方出了微小的错误,我们今天就不会相识了。
       对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们还没有切身的体会,特别是那种切身的痛与切身的幸运,我希望大家不要有那种体验,因为那种痛太苦,那种幸运太侥幸。
      我不是一个死扣细节的地方,我一直认为“大礼不辞小让”,有些事不必拘于细节,但是问题是“有些”,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有些事情是要重视的,我们要看规则,游戏规则规定如此,又无法超越,我们就必须重视细节,避免细节的差错。
       囫囵吞枣的学习是祸害颇大的,我多次强调课内文言文要“背死”,但是不要“死背”,“背四”就是要落实,不要差不多。看看这次课内文言文,多少人“宾客”不按照课本下面的意思背诵。通假字不写出“通什么”,你说你没有背诵吧,你背诵了,你说你背诵了嘛,你背的又不仔细,结果呢?
       没分!
       如果说基础靠的是态度,阅读确实需要一定的能力。
       而能力也是由基础建立起来的。
       看看阅读的“审题”,人家让你写出心理变化的词,你写出的是“动词”,可能得分吗?
       人家让你在原文中划线,你要么不写,要么不勾画,就如上次写作文,让你们写“语文课文中的传统文化”
你的文章根本就没有“语文课文”,你能得分吗?
      这些跟能力多大关系?这些就是平常的细节和习惯组成的。
      再看看分析赏析句子,我讲了多上次。1、修辞 2、作用(结构、内容) 3、表达方式。而好多同学不写修辞,这又能得分吗?
       我觉得我们练习的阅读题不算少,一学期10套试卷,20套阅读题,每周练习1——2篇,一学期20——40篇,加起来在40——60篇阅读,认真训练,我觉得问题不大,至少答题的层次应该烂熟于胸,但是结果呢?
       所以,说起来,我是感到有点失望。难道这就是盐外优秀的学生?
       因为,你们优秀,我才按照优秀的方法教你们: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讨论与写作。这样的教学方式,我是很自信的,我坚信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正确的,但是,效果并不只由我来决定。
       你们不努力,我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呀!
       孟子说人生有三乐:其中一乐是集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什么呢?不过是教学相长,我一直很喜欢给你们教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觉得你们很优秀,你们可以实现我先进的教育理念,按照先进的方法来学习语文。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还是颇有信心的,先进的学习理念与方法需要先机的学生来支持。我教过差班,我的很多方法就无法实现,因为从功效看,基础的分很多,这部分花时间就可以搞定,而阅读、作文确实长期的积累。人嘛,都很现实,短期可以上分,有几个人又不搞分数呢?
      我跟你们讲了,现在这种方式受益的未必全在初中,更多在高中和终身,如果只从短暂的利益,私人的利益,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变成更多的跟考试跟分数有关的课,对于做题,对于我太简单了,我根本就不用太备课,而现在这样的授课方式,我要先阅读,找书,然后跟你们一起再阅读,一起讨论,还要总结,我付出的精力远远大于做题模式,我不怕累,我怕你们不支持。当其中,期末考试来临,由于你们的不认真,不落实基础,不重视细节,导致分数不理想,而阅读的功效还没有显现出来,你们、家长、学校以及我又还能在这种先进而美好的教学方式中坚持多久呢?
       只有失去才懂得珍贵,人总是在教训中得到进步的,因此,讲完心里话,我要对你们进行“惩罚”,取消下周的阅读讨论课,我们下周进入试题模式。如果美好的东西我们不要,我们至少要抓住一点现实的东西。
       何时回归,看大家的状态,大家不愿意去重视基础,我就只能逼迫大家去重视,去抓分,然后把阅读把对世界的了解,灵魂的交流,诗意的生活放在一边吧,如果我能看到大家的改善,我们继续进行有趣好玩的语文课。
        讲完了!累了!天黑了!还不能吃饭,工作还没有做完!
        我为何这样呢?
                                                                                                       肖涛
                                                                                                      3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