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信:考点 规律 效率 自助
(2015-10-24 06:38: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原(5)(6)班的同学:
上周日,市外高中部的教学开放日,我去听了几节课,也跟几个在市外就读的原来5、6班的同学小聊了一会。
我是带着好奇心去市外的,作为一个初中老师想听听高中老师怎么上课,想听听最顶尖的学校的师生怎么上课。
一切几本在我的预料之中。
高中的信息比初中多,广度比初中宽,难度比初中大,时间比初中更紧(初一、初二是轻松的,这高一就像初三),至于作业嘛,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甚至有同学告诉我,有些课程听不懂,开学我给你们写了一封信,谈得比较抽象,这次我们谈点具体的。
我想起自己的高中,客观说,我初中成绩还不算太差,50多名学生,我状态好可以到30多名,要知道我们班是重点班,同学的成绩普遍优秀,我这个中下游的水平还过得去。而到了高中,我明显的跟不上了,跟不上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偏科了,偏科必然是有原因的,我理科差,我就偏文科,人嘛,趋利避恶,美名其曰“扬长避短”,理科我不愿意去懂脑筋,只想记住结论性的知识,而数学上课讲得是过程,是思维,我忽视了,慢慢地就听不懂了,结论不理解,也就无法运用,成绩嘛,自然不理想,越是自信被击垮,越发不想思考,不想投入,成绩也就越差了。
我讲这个旧事,是想跟大家说:高中的特点:理解是关键,记忆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你上课的重点不要放在知识的记忆上(当然有空档就要记忆知识),不要花在老师说者,你就记“也”上,原封不动的抄笔记,你浪费了很多时间,更为关键的是它消耗了你的理解,因此,你要把重点放在解题的方法与思维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给你们讲过,我第一次高考语文80多分(150分满分),第二次考了120多分。第一次高考的时候,我还听了一些语文课,复读的时候,我一节语文课都没有听,为何有这么大的提升呢?
原因在于,第一高考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考点,也不知道方法,必须承认,那时的老师对于考点和解题的方法研究是不怎么样的,没有系统化,专题化。今天,知识的体系已经很完整了,网络也让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各地的考试题。
那么,我们首先就要研究考点是什么,以及怎么考。
像那天,我听了两节课 都是讲对联。对联怎么考 你要学习的不外乎:1、对联概念(这个不重要) 2、对对联的规则与方法(字数要一样
;词性家、结构要相对;平仄要相对(高考要求不严格);内容要相关;仄起平收(上联最后一个字声调是三声或者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声调是一声或者2声
3、考试怎么考 考试不外乎几种形式1、出上联,你对下联(或者相反) 2、修改对联
3、根据内容提示自己写对联
题型:选择或者单独试题出现。老师讲再多,再复杂,不外乎在这写内容,这些老师会帮你总结一些,你更要自己先总结,自己观察、归纳,查阅资料,老师讲解,自己再归纳,这样学下来,你何愁不懂呢?
哪里去研究考点 当然是高考。
三年后,你们是用全国卷,那么你们就要研究全国高考卷的考点,试题形式,当然也可以研究一下最近几年的广东高考题。
其实,你看完各地试题,你就会发现实际上大同小异。不外乎是基础选择 诗文默写 诗歌鉴赏 课外文言文
阅读 作文 也就是说跟初中差不多,而基本的方法是差不多,可以通用的,像文学作品阅读还不是涉及;概括 词语理解 语句、语段理解 写法赏析
联系生活等试题;而新的知识例如诗歌赏析,那就要去看考点在哪里,学会基本的方法;而课外文言文不过是课内的延伸
课内的重点词语要背诵,背诵了才能迁移,课外文言文要多看
推荐《史记》《古文观止》《世说新语》《论语》,这些是我给我现在学生推荐的,我觉得也适合你们。而作文要和阅读联系在一起,读一篇文章要考虑素材的搜集
语言的积累 从多种角度
思维去看待材料提出问题……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就算老师讲得不精彩,就算你觉得老师讲得没有重点,你都可以很好的对付考试,因为你抓住规律了,事情就好办了。
我初中就多次强调的“改错本”依然是强大的武器 至少要三个改错本?为什么那么多?因为你们进化了,因为你们要事半功倍。
改错的流程:1、现在作业本 试卷 练习册上改 2、同时把错题的题目抄到两个改错本上 3 第二天做一个改错本 4、周末做一个改错本
5、半个月重新看一次,做一次 6、一个学期了把试题分类做在第三个改错本上 你这样做了,绝对无敌,至少是高手了。
你们也深刻体验到了时间的紧迫,作业的繁重,怎么办?
1、提高效率,上面讲的改错本就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
2、提前,预先的模式。你必须走在前面
一方面在上课前把要讲的东西先自学一遍,提出问题,老师讲的时候,你就会轻松一些
。你说没有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课间的时间,上课老师讲“废话”的时间,周五的时间,寒暑假的时间,例如周末就要把下周背诵的背完,寒暑假就要把下学期该背完的背完,未雨绸缪,你走在前面,你才能保持节奏,始终处于追赶的节奏,太累了。
你们也感觉了,高中的老师跟初中的不同,可不是高中老师不好,而是高中特点决定,他们不会事必亲躬,你也不再是焦点,你必须学会自学,学会不成为焦点,学会自助,学会主动。
当你们进入大学,回望高中,又会觉得高中也就那么回事,只要抓住了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一切就好办。
回望我自己的高中,如果有老师能我这样的方法与思维,我想我自己能走得更远,可惜我当时不懂,那时我遇见的老师也不懂,我也遇见过一个,真的很神奇,让我英语从70多分提高到117分,关键点:归纳,找规律,提高效率。
我也给你们讲了,最难的考试是什么?是国家公务员,教师编制考试,难在哪里,规律不明显,甚至找不到原题,找不到答案。而你们面对的高考是有规律的,同学们精心去寻找规律,你会收获颇丰的。
涛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