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涛哥爱沫沫
涛哥爱沫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315
  • 关注人气:5,9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孩子的信29:

(2014-09-19 14:20:46)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育随笔

5、6班的同学以及家长:

    这次这封信的称呼上,我特别加了“家长”的称呼,一来确实不少家长在看,一来这次讲的内容跟家长也有关。

    那天,一个学生发来短信说:我跟父母吵架了。我问他详细情况。他说:父母跟他说学习,说着说着就开始没完没了,开始比较,他烦就想到自己的房间去安静、安静,但是父母以为他发脾气,父母就更生气了。

    大家怎么看这个情节。

    学生大约会多些感同身受:就是父母太啰嗦了,还总是拉上别人来比较,让我都觉得自己是不是他们买手机、充话费赠送的。

    我又去询问这个同学的家长,家长说:跟他说学习,他就发脾气,回到自己房间就扔东西,每天就知道玩电脑,家务也不做,懒得要命。

    同样一件事,学生和家长叙述的内容不一样哦,从学生的角度觉得家长唠叨,从家长的角度觉得孩子不听话,似乎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他们的问题在哪儿?

    显然是沟通出现了问题。

    什么是沟通?沟通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交流。每个人都在传递信息,希望对方接收到你的信息,了解你的意图,交流彼此的思想。

    沟通的目的是交换信息。你要到达这个目的,就需要手段,需要技术。

    暑假旅行回来,我很想跟老婆交流暑假旅行的感受,谈谈我骑摩托车的感受。但是,老婆并不领情,老婆觉得摩托车旅行消费大,深圳又不能骑车,于是我就努力证明摩托车旅行消费并不大,努力想说明深圳禁摩是不对的,是限制了公民的权利的,深圳虽然不能骑车,但是摩托车买了,下次还可以用。但是,这些说法都无用。我们为此争吵了不少。

    那么,显然,我跟老婆没有做一个有效的沟通,问题出在哪里呢?

    第一、她不喜欢摩托 第二、她工作太累,我出去玩,她在狗一样的工作 她有怨气

    于是,我想到,我们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大家要沟通,首先要说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话题不对,话不投机半句多。

    家长可以想想:孩子学习了一天,真的是很累,回来,你就问他:今天学得怎样?多少分数?他能感兴趣吗?这就像老公一回家,老婆就问:今天赚了多少钱?多无趣呀!所以,大家先找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家长也有疑惑:那谈什么呢?孩子除了玩还有什么感兴趣?

    那就跟孩子谈玩。玩可是一个大学问,往往真正会玩的人,未来才是真正有出息的人,再说了,就算我们不谈世俗的成功,玩也是生活中一个非常必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怎么玩又是一个问题。玩也有品位的高低,跟谁玩也是有学问的。家长从孩子玩的朋友,玩的内容里面可以了解很多信息,沟通的一个关键点是要了解信息,有了充足的信息,我们才能去准备充足的措施去解决问题。

    家长也可以把自己工作中,各种媒体了解的有意思的事拿出来跟孩子分享,一方面扩大孩子的信息,一方面也是促进孩子思考、表达的一种好手段。

    当孩子感觉到大人不在只关注学习的时候,感觉跟大人有更多的话题的可以谈论的时候,他们就更愿意跟家长交流了。

    第二点,交流很重要的是要换位思考,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那天,回家堵车,我跟老婆说要是有摩托就好了,摩托不堵。我觉得我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是老婆不以为然,她认为摩托车窜来窜去,危险。她说得对吗?当然有合理的地方,这是她的角度,但是,我站在我的角度,我又觉得我说的不错,摩托车驾驶并不危险。好吧,我们又开始争论。其实,这样的争论是无结果的。我要是站在她的角度:她在开车,堵车很烦,她又不喜欢摩托。你还在那里哪壶水不开提哪壶,必然引起反感。所以,对于家长和孩子在说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先换一下位:我是家长面对我的孩子会怎样?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想?了解了对方的立场,问题就好解决。例如,孩子都不喜欢家长唠叨,家长可以想想,你老公,你老婆每天在你面前重复一样的话,你待见吗?怕是你也不喜欢,话不在多,在于切中要点。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作为家长话要少说,说多了真的,他们不喜欢,不喜欢咋个交流呢?

    第三点,交流需要互动,需要彼此坦诚。

    我很不喜欢听那些所谓专家、领导的培训,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无法参与,我只能被迫地坐在那里,他们讲的不是我心里想的,我们无法就问题开展讨论,我是被动的,我被压抑了主动,于是这样的会,我往往是意兴阑珊。因此,交流需要坦诚,需要双发都能发表意见。家长们最好少说,让孩子多说。对于孩子的意见表达,不要轻易地打断,不要轻易的断定,要去分析他们后面的目的,分析他们的潜意识,例如孩子上课调皮,被老师投诉了,孩子回来,家长不要先骂,先让孩子表述情况,不做断定,孩子畅所欲言了,也就是情绪充分释放了,也就是从感性回归理性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教育的点评才能起作用。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孩子回来抱怨:老师太讨厌了!(家长,此刻你会怎么做?)妈妈说:你一定很不舒服!(你要是说:那一定是你做错了!孩子还想跟你说吗?)孩子:就是。妈妈:她做了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事情?孩子:大家都说话,她就点我的名。妈妈:不公平。孩子:是呀。妈妈:那我们去找领导。孩子:算了,她知道了会给我小鞋,再说,我也说了话。妈妈:看来,你很理性,也知道自己有错,你的表现一定比较引人注目,让其成为焦点,或是运气不好,不过,我相信我女儿是能把她的优点展现到更合适的地方的。母亲说得不多,但是都到位,孩子情绪得到发泄,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家长们记住,没有孩子话语,或是孩子说话说的不够多的交流都基本上是效果不佳的交流。

    第四、交流发现问题,与其说大道理,不如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把家弄得很乱。老婆做家务。老婆开始抱怨,从盘古开天辟地抱怨起,各种历史问题被纠出来。最后,骂得我都有跳楼的想法了。争吵在所难免。冷静下来,我跟老婆说:我把家弄乱是我习惯不好,你抱怨,骂人,解决不了问题,要么你就好好做,心甘情愿做,边做,边不要骂人,要么不如想办法让我做,例如每个月我拿出1000元来,我把家弄乱了,就罚钱;2、你是“领导”,“领导”呢,就是要指挥别人做,所以,下次你就叫我做“老公拖地,老公浇花”嘴巴甜,心狠,事我做了,功劳都是你的。我想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也是这样的,骂多了,无用,给他策略,给他方法。还有鼓励是很重要的。我老婆说我最帅的时候都是要我做事的时候,我想人是愿意听好话的。孩子嘛,一样。

    上面很多方面,我都在对家长说。孩子们你们也想想,在失效的沟通中,难道只有家长的错,只有他们老土,过时,不了解你们?你们真的了解你们的父母吗?父母的生日是多少?你们有主动去跟父母沟通吗?

    我一直的一个观念“只有父母对你们的爱是无限的,其他人对你的爱都是有限的。

    其实,我跟你们说这些,我跟自己的父母也不是沟通很好,我也要做检讨。

    问题并不可怕,沟通是良药,沟通永远不会晚,从今晚开始!

   (这次时间很忙,也没有插图,就看文字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