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涛哥爱沫沫
涛哥爱沫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268
  • 关注人气:5,9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2013-04-12 10:24:43)
标签:

教育

教育随笔

教育书信

分类: 教育随笔

 90后的我班的小朋友:

  

这是我给你们写的第一封信,说点心里话,说点大道理,小道理,说点平常唠叨了很多的话,没准又烦着你们了。

  

   当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老师那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当90后青春期孩子的老师,这点我是深知的。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众口难调,不过当“众口”都对一个味道产生“反感”反感之际,那“味道”多半是出了问题。

    我一直相信沟通才能解决问题,交流可以化解矛盾。

    我深知作为00后的你们在这个日益疯狂的竞争中所承受的压力,没完没了的学习,没完没了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规矩,没完没了的约束,你们觉得你们正在长大,你们日益渴望独自成长,展翅飞翔,日益反感周遭的束缚,这些我都感同身受。因为,这样的感觉在20年前我的青春期也是分明的经历过的事情。

    多年前我听到花儿乐队的一首《放学啦》我在学校中感到了压力……面对着你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希望能快点儿离开这里 这里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 希望那铃声它快点响起 告诉我们好吧 已经放学了 放学啦!
我们在这里学到的东西 让人们看上去不会欢喜 谁也不知将来会到哪里 希望能快点儿离开这里 这里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希望那铃声它快点响起告诉我们好吧 已经放学了 放学啦!...
    当年听这首歌是多么的痛快,觉得他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但是,真的有那么一天再也没有学可以放的时候,我感到并不是快乐,而是惆怅与失落。

    多年后,当我成为老师,再看看你们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放学了未必就是你们最喜欢的时刻,从校到家,不过是从一个学习地方换成另外一个学习的地方。

    必须承认那个时候的学业压力没有你们今天这么大。

    但是,在每一个青春期的时间里,作为青春期的主体都会与周围的世界产生冲撞。20年前的中国没有今天这么开放,没有如此繁多,多如细菌般弥漫的各样的信息,我们依然要对付我们并不喜欢的学习,与“思想老旧”的父母争吵,这些20年来是没有变化的。

    你我的青春期都要面临类似的问题。

    那个时候,我今天给你们听的音乐还属于稀有品,不像现在你要轻轻地敲动鼠标就能从神奇的网络弄到你想听的音乐。因此,每每给你们听歌,就让我想起20年前我的“受困”的青春期。

    19年前,当我从初中进入到高中之后,我的叛逆遭到了更为猛烈的释放。

    我留长发,你们很难相信现在头发廖少的我当年曾经是一个多么狂热长发的少年。那时的我释放着叛逆的情绪跟家长吵架,跟老师做对。为了头发哪怕是停课也在所不惜。

    我把狂野的青春解释为“叛逆”,把叛逆视为是一种个性。

    而实际上叛逆是一种情绪的出口。

    我跟你们一样受困于我们反感的“应试教育”,那时我是一个超级偏科的小孩,我不喜欢理科的学习,表面的理由是这些对于生活都没有用处。实际上的原因我是不大愿意承认的,那是因为我懒惰,我不习惯与思考,在这些理科的学习中我没有找到成就感。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于是,我用叛逆,用对抗来释放我的情绪,掩饰我的懦弱。

    我想在叛逆中找到自信,受人关注。

     结果呢?

     结果是我的第一次高考失败了。

     我深深地感受了失败的惨痛:那是你在见证他人的胜利的欢愉之后的怅然失落,是在看到同学们一个个进入大学而自己无处可去的迷惘与绝望。

    于是,在我痛骂、抗击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后,我选择了复读。我用一种卧薪尝胆的方式去重新塑造自己的命运。复读的日子很苦,比你们现在日子要苦许多,因为你们还有希望,似乎还有退路,而复读没有退路。

    那个时候,每天都是午夜之后(12点)才能入睡,破晓(5点30分)时分,就要起床,那个时候我的神经异常紧张,有段时间中午吃什么就吐什么,多年后我还做同样一个梦,自己被抓会学校去完成中学的功课。

    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那段日子都是一段非常艰苦的日子。

    所以,你们承受的我都承受过,我所承受的比你们现在还有苦涩,不堪回忆。

    常说的是那句话“天道酬勤”,经过一年疯狂的学习后,我参加了第二次高考,考上了师范大学,今天你我的缘分,就是缘于那段我所万分厌恶的“应试岁月”,它确实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跟你们讲这段往事,是想告诉你们:你们的付出在收获成功之后就是意义。虽然,失败本身也有意义,但是你们生命的轨迹就会发生变化,本来可以站得更高的你们可能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其实,我比你们更讨厌这漫天的作业,但是这就是游戏规则的筹码,你必须付出才能获得筹码,才能通关,才能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精彩。

    其实,这些你们多少是明白的,但是你们又非真正的明白。而我明白这些道理是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之后,因此,我不想你们走更多的弯路,因此这是我对你们严格的出发点,不想你们在走我那样的路,那是一条恐怖的、暗黑的、绝望的道路。

    还好,我毕竟从那条道路中走了出来,否则跌入世间的低层,生命的精彩何能展现?我的父母经历过失业、下岗的不幸,那个时候家中每个月的收入不过几百元,我读大学的钱都是我干妈赞助我的。我的母亲为此还患上了抑郁症,我给你们讲过治疗精神病要电疗,那是我的亲身经历。

    下层的生活是绝对不是一种舒心的生活,你的梦想减退,你的精彩延迟,你的身体渐衰,你看不见未来,看不见希望,你的生活在晦暗中,而本来你可以过上另一种生活,你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现在你们面前就是两条路,你必须做出选择。

     一条是现在看起来舒坦,越往后走路越窄,越走越艰辛,另外一条路则是起初逼仄,度过了最初的艰辛,道路则越发宽广了。

    正是有了这样的体验,我才对你们严格。因为,在学习这条道路上,没有必要的付出是没有必要的收获的。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我常常对学生说不要空说你的学习是为了什么民族、国家。(当然为了国家、民族而学习这是高尚的)你的学习首先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你的家庭负责,从而对这个社会负责,这样就是你对国家做出了贡献,这样你就是爱国。反之,你不好好学习,不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你就是不爱国。

    我这样讲,你还是觉得空洞,我在讲大道理。有空的话,你们去看看每年的大学毕业招聘会,每年多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现实的压力绝对不是大道理,它是分明存在的。

    其实,哪一个社会都是存在竞争的。

    我有一个亲戚在美国,他告诉我美国的学生要想进入好大学一样学习非常辛苦。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你说你有好的家庭,有大笔的遗产可以继承,那是你的幸运,不过富不过三代,你的后代呢?你说你想不到那么远!你只能顾眼前,只对眼前的电脑游戏的诱惑兴趣,对漫天的作业反感。我能劝说你的道理都说了,剩下的是你的选择,你的道路要你来走。那些没有大笔遗产可以继承的你,你有什么条件来对自己的青春和未来不负责任呢?

    作为一个你成长路上的监督者,我要对你们负责,因此我对你们格外严格,不过我只是监督者,引路者,我不能代替你们去走你们的路。

    一路的艰辛,一路的精彩,一路的抱怨,一路的欢悦都是你们的,我们的相遇是暂时的,我们的分别是注定的,我们总有分开的时间,也许就在下一季,我只是在我们彼此有缘的时间里做好我要做的,做到不让我后悔,做到尽量让你们不后悔,不让学生在以后说这个老师不负责。

    说了这么多概括起来:竞争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必须艰苦的付出,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艰苦付出,只有艰苦的付出才能换取美好的未来,为了这美好的未来,我必须严格要求。

    你说,这个我们明白。我们都看见了你的认真,但是我们反感的是你的“惩罚”。

    好吧!我们谈谈“惩罚”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惩罚”的目的是什么?

     显然,“惩罚”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惩罚的本质是为自己破坏规矩的行为付出代价。有些人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了下一次的惩罚,有些人则相反。

    学生时代,老师给你们的惩罚不过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教训”,生活给你的惩罚则可能是影响你生命轨迹的代价。

    社会的规则就是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接受你的行为的后果来带的代价。

    你违反了交通规则,你要受到交警的惩罚;你违法了法律,你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你违反了道德的规则,你要受到道德的谴责。

    这就说俗话说的:冤有头,债有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没报,时候没到。

    所以,你宁肯接受现在老师给你的“惩罚”,而减少以后的代价,不要将来去承受社会给你的处罚,那种代价有时候你是承担不起的。

    我们反对体罚学生,我也不体罚学生,但是我不反对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必要的惩罚是必需的。

    现在,我们再谈谈惩罚的规则。

    惩罚是要有规则的。严刑峻法未必就行,秦始皇的例子可以说明。

    我的规则是初犯不罚,再犯也可以不罚,重复犯错要罚;能力不够不罚,态度不端正要罚;老师没有讲清楚的不罚,老师反复讲学生不认真听的要罚;勤快的不罚,懒惰的要罚。

    那你们看看,我给你们的惩罚是不是在这样的规则范围内?如果超出了这个规则,那么是我的责任,我收回,并接受你们给我的惩罚。

    听写不合格的惩罚不过是重新抄写2、3遍,然后重写一次;而被你们称为“诟病”的则是罚写作文。罚写作文,不是我的首创,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那里就是这样的,我不过是学了一下。再看看什么样的人写作文?为什么写作文?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讲过多次,做过多次的还要错,你不错就不会写了,而这些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你必须接对你的不认真付出代价。

    你们说这样让你们压力大,感到恐惧。

    我想问:”好人怕警察么?“

    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认真了,根本就不会有那些惩罚。你好好开车,害怕交警查车?难道交警查车也会让司机紧张而不敢开车,开错车?

    你们说:”我们还是孩子。“

    我想说:你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城南旧事》中的小英子小学毕业就长大了,承担责任了,而你们初一都快要结束了,难道真要等到什么“花都落了”,你们才能真正成长?

    你们说:“最烦写作文了,最怕写作文了,最不会写作文了。

    我说:正是因为难才要写,正是因为不会才要多练习。一学期要写8篇大作文,我们的数量还没有够。孰才能生巧。”

    你们说:“这样写作文没有意思,没有意义。”

    我说:“意义在于态度。你认真了,觉得它有意义了,它就有意义了。否则就没有意义,意义全在于你自己。

    我去藏区支教的时候,在一个学校,一个人每天就是把一个大石头从这边搬到另一边,在搬回来,反反复复,这有意义吗?他告诉我,说他的师父告诉他这是在修心,把一个简单的搬石头的石头做好了,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这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还指望做其他的事情吗?

    意义就在这里,搬石头是修行,学习、考试也是修行,人生本身就是修行。你连考试都能从容地对付了,以后生活中的难事你也可以较好地对付了。”

    我们再看看我们的惩罚的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是没有什么惩罚的,我们主要是讲道理,允许你们犯错误。

    第二阶段:道理讲光了,道理讲久了,效果不明显,我们进入“严打”时期。

    第三阶段:“严打”你们烦了,你们反感了,你们甚至想“造反”了,我们进入到实验“无惩罚”阶段,看看没有惩罚,大家是否会进步?结果呢?结果证明:没有惩罚,退步更大。

    第四阶段:自己给自己惩罚。犯了错,按照自己给自己的惩罚进行惩罚。如果能进步那么就按你们的做,如果不行,还得听我的。

    我看了你们写的自我惩罚,最大的感觉:没有创意,大家千篇一律,这说明我们的创新思维严重不足,为此,我要给你们布置“惩罚项目创新大赛”,看谁设计的“惩罚措施”最新颖,效果又最佳。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写给00后的你们的第1封信

    你们说:“道理,我说不过你,但是,我就是烦!说了半天你还是从你的角度而不是从我们的角度看问题,我们的压力确实非常大。

    我说:“哪个老师不知道你们压力大?你们的压力来自社会激烈的竞争,资源的分配不均。任何有竞争的地方就有压力,没有压力的生活未必就是幸福的生活。大的环境制度,你我都改变不了,而负担的减小不是不能做到的。那就是我多次强调的学习方法。问题是,你们中极少人能按照我的方法却学些,你们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你们并不追求质量,只求数量。结果呢?作业是做了,但是效果却不好,甚至没有。我再重复我的观点,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做好作业,不需要再多做其他课外作业,你的成绩绝对不会差。问题是你做到了吗?”

     你们说:照你这样说,说来说去都是我们的错!

     我说:不要简单地看问题,问题是复杂的。我理解你们的压力,你们的烦恼,但是我讲了“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即使有,那种概率,你想你能守株待兔得到吗?

    我也给你们讲过如何减负:外在的大环境的我们改变不了,减负的最佳方法,就是认真的、科学地学习。你真要是做到了,负担,压力真的那么大么?

    好了,这是我给你们写的第一封信,我已经说得够多了,你们早就厌烦了,现在出去放松,放松,不喜欢的话,就当我放的屁,喜欢的话,就记住一些东西,实践一些东西,最后没准就是自己人生中的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好了,我也累了,再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