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穿越边境拉合尔印巴边界阿姆利则印度、巴基斯坦旅行 |
分类: 从巴基斯坦到印度克什米尔拉达 |
从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到印度的边境距离不过几十公里,不过要跨越边境所花的时间却非常的漫长。
其实,最简洁的方式是走公路而非铁路,但是中国人、印度人和尼泊尔人不能走陆路,只能走铁路。
这算是对中国人的歧视吗?显然在众多的外国人当作,中国人和尼泊尔人不能享受外宾的待遇,人家可是把中国人的标准跟本国人等同。
清晨,我们一早就来到火车站。
拉合尔的火车站有着旧时王宫殿堂的恢宏感,虽然有些破旧,不过姿态还是高大威猛的。
进入火车站,没有什么安检。但是要进入驶向开往印度的火车,安检就明显加强了。
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着关卡,看起来都有一种草木皆兵的紧张感。据说,巴国对中国游客的安检要宽松一些,优待一些。所谓的优待就是不用把所有的行李都拿出来,检查的士兵摸摸行李,看看里面的东西,带着半认真,半象征的意味,让我们通行了。
从拉合尔到印度的人似乎并不是很多,这里一周只有2班火车。就是一周2列的火车,好像也没有出现摩肩擦踵的拥挤的情况。
车厢里有的是座位,车票没有座位号,座位随意座。
我们选好了座位,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出发。
我们等待了大约1个小时,列车带着老牛般的喘气声缓缓出发了。
列车开得非常缓慢,窗外是拉尔和的贫民区,破旧的房屋,营养不良的孩童,他们见到行驶的列车要发出巨大的呼唤,这种呼唤是不是对他们百无聊赖的童年的一种回应?
火车旁边还有一些废弃的铁轨,上面睡着成群的水牛,牛背上面蝇虫飞舞,坐在列车上,我也能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贫民区消失后,窗外是连绵的农田。
列车行驶了不长的时间,列车就到了巴基斯坦的海关边境了。
所有的人都离开火车,来到里面的海关办理出关手续。
中国人在巴国的优待再次得到体现,我们得到优先的办理的优待。海关盖完章,大家要继续排队回到刚才的火车。
巴国的官员再次让我们排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要等所有的人办完手续,然后才放行让大家重新回到列车上。
大约2个小时,列车再次缓缓出发。
窗边依旧是绿色的农田。
不多久农田边上就出现了连续的铁丝。边境很快就到了。
不过,列车并不急于驶过边境,现在又是漫长地等待。等待双方的士兵的交接。
仅仅是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国家,在印巴分离后,边境成立了,成千上万的移民相互迁移,这是人类史上最大的人口迁移,迁移的过程中超过百万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信徒在相互的仇杀中被杀害。
今天,这里只看见农田与边境的铁网,那些殷红的鲜血已经稀释、溶解在脚下的土地里了。
差不多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列车终于再次启动,列车上的士兵已经换成印度士兵。
列车只开了几分钟就到达了印度的边检站。
传说中国人在印度不像中国人在巴国那样得到优待,在拉合尔遇见的香港哥们告诉我们印度这边要检查所有的行李,印度海关人员也不如巴国海关人员态度友好。
在巴国海关下火车不用着急,因为要等到所有的人办完出关手续,火车才会再次出发。而在印度海关办理入关手续则不同了,先办理的人,就可以先进入印度。
因此,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时间。
我们有自行车,自然不如那些只有行李的人速度快。我们前面已经有不少人排在前面了。我想现在没有在巴国的优待了,让我们插队进入。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印度的官员居然让我们先进去,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因此,我们得以排在最前面等待海关办理手续。
给我们办理手续的是一个年轻的印度姑娘,估计是新手或是实习的,对于流程还不是很熟悉,给她指导的也是一个年轻的男子。
但是,海关盖完章并不意味着你就进入了印度。你还要接受安检,人、行李、包括我们的自行车。
我们排在人群中。
这时来了一个穿着便服的工作人员。他向土人问了一些问题,又向我问了一些问题。我英语不好,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土人想给我翻译,却遭到了他的阻止。随后又来了一个便衣,问了我几句,我答的也不算流利。
这下,他让我们离开队伍,到他的办公室去。
这样的场景,我在好莱坞的电影中看多了。海关人员常常以安全为名把一些他们认为不安全的人物单独叫到办公室“盘问”,中间各种手段可是应有尽有。
去美国的时候,没有遇到这样的“盘问”,到印度却遭遇这样的事情,福?祸?天知道!
一开始氛围有点紧张。
“你们来印度做什么?”
“旅游。”
“他说,不要你说。”官员对着土人说。看来,官员对我疑心很重。
“旅游。”我重复了一遍。
“你们为什么从巴基斯坦过来?”
“因为,我们觉得好玩。”
“你们对巴基斯坦有什么印象。”多少算我有点历史知识,知道印巴关系不好,中印关系也不好,中巴关系好,我不会说巴国人对我们多友好,至少人家没有这么单独盘问我。
我只说“那里风景挺漂亮的。”
“我看你们的护照,你们去过美国,你觉得美国怎样?”
“跟印度、中国一样是个大国,是个伟大的国家。”
“以前来过吧印度吗?”
“他第一次,我来过3次了。”土人插嘴。官员也没有出言制止。
“那你都去了印度那些地方?”
“德里、阿姆利则、加尔各答……”
“印度怎么样?”
“多彩!”
“你们要去印度什么地方?”
“阿姆利则、德里,拉贾斯坦”土人也知道克什米尔、拉达克是敏感地区,聪明的他自然不会泄露我们的行程秘密的。
“你们是骑自行车旅行的?”
“对!”
“你们的车多少钱。”
“我的1000多美元,他的2000美元。”我插嘴。
“你不要告诉他们我们车这么贵。”土人在旁边埋怨我。
“我有一辆摩托车,跟你们的自行车换好不好?”
“哈哈哈”我们相互大笑,此刻我们之间的谈话已经轻松很多。官员还询问我们是否口渴,他叫下人买了一瓶可乐给我们。
接下来我们继续神吹,实际上是土人和他们神吹。胡侃了许久,他们确信我是安全的,没有威胁印度安全的潜质,他们放我们出来办公室,我们重新排队,等待行李的安检。
所有的行李要过X光机器的安检,安检人员甚至要求我们的自行车也要经受X光的检查。不过,他的机器容不下我们的自行车,最终我们的自行车就免了这个程序。
经过了机器的安检,印度海关似乎还觉得安全没有得以保证。所有的人排队经受人工的安检。所有的行李从包里拿出,他们依依查看,仿佛如临大敌一般。让我感到安慰的是,他们并不是针对我们中国人,对于过关的所有人,包括印度人他们都一视同仁,印度人的包装好的盒子都全部用刀子打开,一一检查,反而他们对我们还是给了优待,把我们安排到一处提前人工安检。
说他们仔细吧,他们对包里的一件东西也不放过,说他们粗心吧,他们也算粗心,我把土人的一个包放在下面,他们没有看见,土人的一个包就免了一次折腾。
经过了人工检查,工作人员给所有的包都盖上一个印记,给了一个凭证,我们继续前行,前方又有工作人员检查包上的印记,过了这关,我们还要把手中的凭证交给另一个工作人员。这时我们才出了大厅。
我们以为这下终于结束了所有的检查。我们整理好行李,跨上单车准备出发,没有想到出月台前还要经历一次护照的检查。
经历了这次检查,我们才算真正、自由地进入了印度次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