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杂谈(11)骂人为狗与思维二元
(2012-02-09 15:29:47)
标签:
骂人喂狗孔庆东思维二元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狗虽说是人类的好朋友,又有宠物的身份,但是“狗”这个词终归不是好的词语。
中国人骂人里面喜欢骂人是“狗”
骂人为狗的典故,文章怕是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论战”最为著名。
左翼文学理论家冯乃超先说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梁回文:
鲁迅加入说::“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先生既然自叙他怎样辛苦,好像‘无产阶级’(即梁先生先前之所谓‘劣败者’),又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后一类的了,为确当计,还得添几个字,称为‘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
鲁梁之间从论战变成骂战,自有大批学生去研究,圆说,今天各种解释更加多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谁更靠近真理呢?
当年鲁迅与冯乃超站在普罗大众上,而梁代表着精英文化。从道义上看,似乎只要站在大众就首先获得的某种胜利,站在精英的角度就成了某种代理人,走狗。
很久以来,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的思维培养成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非白即黑。当然,代表大众的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诉求,但是,大众往往也有盲目的时候,也有被利用的时候。
好比民主,民主也可能被收买,被操作(当然不能因此就不搞民主),苏格拉底可是死在“民主”的手上。(这里不是检讨民主,而是想说我们的思维要更加多元化,多层次)
像孔庆东骂港人是狗,很多人支持(当然也有很多人反对),实际上支持反对的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因为有一定的道理就坚持各自的道理。
我想问那些支持孔教授骂港人是狗的人,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成为港人,你老婆可以在香港生产,你愿意吗?怕是很多人愿意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有好处!那么既然愿意,我就奇怪了,港人是狗,你则愿意去当狗,让自己的孩子当狗崽子,这个思维可奇妙了。
所以,很多人是不介意当狗,只是介意当什么样的狗,成为一只富贵的狗,当然不错。用鲁迅的话说是不是可以说:中国只有2种人,想做狗已经坐稳了的人,或是想当狗没有做成的人?
所以,怕的不是你的某种言论,怕的只是拉大旗作虎皮,说是为了大众,为了民众,实际上只做暂时的“代理人”。
我佩服一直坚持自己理念的人,哪怕是荒谬的,多少有一些可贵。我也不是说一个人不可以改变自己的立场,怕的是立场只是随着“利场”而变,为的不是他人多吃口饭,而只是因为自己少吃了点肉,这才是我们的局限。
所以,骂人是狗是小,他骂人是狗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支持与反对的心态又是什么?
多数的未必都是正确的,为了自己,也为他人,却掉简单的二元对立,也许这样才是进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