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堆拉——我在中印唯一的通商口岸 单车骑行故事20

标签:
旅游自行车旅行西藏边境喜马拉雅中印边境边境口岸乃堆拉 |
分类: 10山南,日喀则喜马拉雅单车行 |
作为西藏维度最低,最南的县城,亚东并不是因为这个而出名。
亚东的闻名在于它是一个边境县城,亚东的西边是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锡金,现在属于印度;亚东的东边是不丹。
而传说中,不丹基本上是受印度控制的。而中印关系一直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
中国和印度两个历史文明古国,都为世界文明书写了灿烂的历史,两个国家在近代文明中又都处于落后挨打的历史中,而如今两个国家都处在复兴的道路中。
两个国家都有相似的历史,从某种角度上看两个国家可以说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是这个国家又都很有点互相敌视、轻视。
中印两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打了一丈。
关于这场战争的得失,我们依然看不清。政治太复杂。
留给我们比较清楚的现实是:中印边境是中国边境线上唯一没有划定的线段。
作为两个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国家,又有边境相连,两国有很大的贸易空间,但是,两国不太友好的关系,使两国的边境贸易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政治的问题是大于经济的问题的。
亚东的中印边境市场是中国和印度的唯一的边境市场,它于2006年开设。
中印边境市场建立在一个叫乃推拉的山上。
从海拔2900的下司马镇到海拔4300的乃推拉需要爬行1400米。
由于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我们决定坐车上山。给我们开车的司机是汉族人,曾经在这里当兵,退伍之后,在这里开车做生意,也是主要做部队生意的。司机车开得很快。
我刚才说了,从下司马镇到乃推拉山口需要在近30公里爬升近1500米,所以坡度很陡。
师傅开车转弯的速度并不急减速,午饭过后,我还没有消化的食物全在胃里聚积。汽车不断地左转又晃,我胃里的食物也跟着汽车的节奏不断的晃荡,强烈的晕车开始了。
汽车终于开到了山顶,我胃里的食物终于冲破了我毅力的控制,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冲离我的胃,冲过喉咙,冲进口腔,冲出嘴巴,在这海拔4300米的高地,呕吐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那种冲破肠胃控制的力量仿佛有一种冲出地心引力的冲力,好像要把我那只剩下空空的胃也带走一样。
兵哥哥似乎也看我吐得痛苦,走上来给我一张纸巾,我擦擦嘴巴,用这样的方式后,我仔细打量了乃推拉山口的中印边境。
从设施来看,这里拥有边境的该有的基本设施,但是从这里通关的人员却是非常聊少。这个口岸开通后,从周一到周四,开关,一般是边境的印度人到这边来到比垭口低一点的边境市场贩卖货物。这里除了边境居民可以通关,其他人员不能从这里同行。就是要上到这里来也需要一定的关系,不是说想上就上。
给我们开车的司机以前在这里当兵,做部队生意,混个面熟,我们才能跟随他上到垭口。
垭口的傍边有好几个山口,山口上布满了哨所,有中国的、有印度的。在边境还没有划定时,大家就各自抢占山头,建立哨所。
司机告诉我们印度兵乘大雾在一个大家都没有控制的地方见个哨所,占据了有利位置,中国兵也乘大雾跑过去把它炸掉。
边境上,双方的这样的冲突摩擦接连不断。
印度兵在中国哨所必经之路上抢建一个哨所,这样中国兵运输资源就必须从他那过,那摩擦就不可避免了。
为此,中方特别修了一条山路,为了绕开这条被印度人占领的要道,这条山路走只能走崎岖陡峭的地势,从山这边看这条蜿蜒的盘山路都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当年,在这山口,中印双方战斗很是激烈,中国兵占据了山口,印度兵打不过来就用炮打,用飞机轰,而中国这边由于地势太高,重型武器上不来,为了坚守这个阵地,我方战死了很多士兵,那些亡死的灵魂现在不知道安睡在何处,那段激烈的岁月过去了,不过站在这山口,总有一种隐约的东西在震撼着我。
和平时期,没有飞机枪炮的交锋,但是摩擦从来是不少的。
双方的士兵会跑过界限捉些野物,有时候是眼熟的士兵,双方也就默认了,但是遇上换了岗的士兵,彼此都不认识,就又会发生摩擦。子弹不用,用子弹冲突就升级了,大家就用拳头。
有时这方人多揍了那方人员,那方人员就会找机会找人数报复回来。
有时候,报复、较量也不是全用武力。
有一次修道路的时候,一个民工朝印度的边界撒了一泡尿,被印度士兵拍了下来,于是被告到上级,于是这泡尿成了一个外交问题。中国公民对印度挑衅。于是这个民工被关了10多天,罚了3000元。
还有一次,中国士兵的食物吃完了,在路边发现一只狗,于是把这只狗打杀了,打了牙祭。这士兵也是不小心,把狗肉吃了就算了,把狗皮挂在外面,被人家拍摄到,原来这是一条印度狗。于是又被上报上去,这丫印度士兵就爱报告。
我方上级也是郁闷,怒气呀,你没有吃的上报呀,咱又不是没有吃的,给你送呀,要多少给多少,你跑过边界,把狗打了,打了就算了,还把皮晒着,耀武扬威的。
这可怜的士兵的下场自然不好了。
边境无小事,每天在这里都会发生各样的故事。
这是一场较量,有各自的实力,也有各自的智慧。
从垭口下来时间还早,不过天色很快就变化了,朗晴的天,不多时就彤云密布,然后雷雨阵阵了。明天开始又要进入相对荒芜的地方,所以晚上选择鱼肉慰劳自己将空的肠胃。
我们吃饭的重庆家常菜饭店的老板对我们骑车旅行的事颇为惊讶和感兴趣。26岁的他不理解,我们为何选择这样的方式,为何我们有这么长的时间,为何我们单车那么不便宜。
这是一个不好交流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就像他自己的问题,彼此都是难以真正明了的。
其实,对于一个离开家乡来到偏远的异地求生的人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一样不少。我们未必能真正适应这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