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寒假印尼单车行 连载 23 翻山幻想曲、夜宿老乡家
标签:
旅行图片旅游苏门答腊印尼旅行自行车旅行借宿 |
分类: 11印尼单车行 |
按照武吉丁宜德国老头给我们的信息这段路程将是一段糟糕的路程,路况不好。走好路要绕道实武牙,而且从目前400米的海拔要回到0米的海边,然后再上升海拔900米,我们不愿意舍弃我们目前的高度,选择了距离短一些的烂路。
出门不远,路就开始破烂了,昨夜的大雨让地面很是泥泞。交通似乎很繁忙,汽车、摩托车又在演奏马达的交响曲。
接着还是上坡,15公里的距离,还算轻松。
分岔路选择向西行走,汽车、摩托骤然少了很多,但是坡度一点也不减少,一段小降之后,又是连续不断的上坡。
关于上坡,已经翻过太多的山,说来也无新奇,就是劳累着双腿,耗费着心脏,一点一点的赚,拼一点算一点。这盘山,心中的希望是很重要的,不然很容易就被不断攀升的高度和坡度所恐吓威胁住。
至于这攀登的希望,可以是顶点的目标,可以是山顶的风景,可以是征服的雄心,可以是超越的壮志,也可以是一路的胡思乱想,当然有点音乐是妙的,有时候是摇滚,震耳欲聋,增加激情,不过当身体过于疲惫,神情坍塌之时,再加上外面的杂声与之相碰撞,那么摇滚的激情也容易成为折磨人耳,人心的噪音;山清水绿之时听些古典的甚好,钢琴、小提琴、交响乐太大气,青翠的自然有点承受不起,古筝也好,我一路听窦唯,不一定,当然算不上纯粹的古典,不过多少是有些雅气的;听听萨顶顶、EMAGI,天外之声,适合大气磅薄的景色;情歌也是少不了的,对于只有男人的旅行,倘若路边又没有异性的美色,那么来点情歌绝对是一种安慰,而像我们这样的老男孩,那些90后听的甜腻的、颓废的、无所谓的情歌,我们是听不懂的,我们喜欢老歌,像李宗盛、像齐秦、像王菲、像老狼,有时听着听着就潸然泪下了,或是想起曾经疯狂冲动的初恋,想起沫沫一个人在家,关于爱情的歌我们听得太多,关于爱情的事,我们却都猜错。除了情歌,最让人动情的还是老歌,在山间自由的跟唱,有时候,连歌词也忘记了,喉咙里发出模糊的含混的声音,但是一点也没有为难的心情,想多大声就多大声,不像在城市,你要唱歌得到叫卡拉OK的房子里面,把自己关起来,然后才能接受自己的鬼哭狼嚎,我一点也不喜欢,因为我从来唱歌走音,但是在这自然中,没有人在乎你的音调、音准,你既是歌者也是听众,但是却毫无寂寞,那么动情、那么自然。
听了MP3放出来的音乐,也要听当地人的歌声。
一次旅行,没有听到当地的音乐总是一种遗憾。
在我看来山里的歌声总比城市里的歌声好,电视机里传来印尼城里的歌声,那声音像奶油一样甜腻,印尼的电视里的音乐都是甜点似的,打扮了,很潮流,好些很像搞摇滚的,但是一场出声来,就全然相反,仿佛一个胡子满脸的大汉说出话来全是柔声细语,不喜欢。
不过,这年头伪娘般的气质很流行,潮流是很神奇也很可怕的东西,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个性在里面。
山里的歌声要自然许多。
山里也有轰鸣的音乐,多半都是穿越在山中的汽车发出的重低音的舞曲。
听完了人造的声音,最妙的其实是自然的声音,虫鸣鸟叫,乃至飞瀑流泉,雨水滴落,各样的声响交织融合在这个世界里,这才是最美的音乐,忘记了这些声音,也很可能忘记自己内在的声音。
回到翻山的话题上,翻山需要希望,希望在于你的想象,你的情调。
翻山当然还需要的是毅力,我一直觉得,这毅力比体力还重要,毅力也需要一点自造的幻想来支持,例如,我常常给自己数数,从0数到100,认为我数到哪个数,我停下,我就活到那个数字的岁数,数完一百,接着在重头数,这样时间就容易消耗。
而另外一个技巧就是心中想事情或则跟同伴说话,转移注意力。
显然易见,翻山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不愿意翻山,不过既然有痛苦,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快乐,有多痛苦就有他妈的多快乐。
但是,今天的翻山痛苦之后,没有快乐,因为坡度不断上,你以为有下坡,结果上了一个又一个,始终不见下坡,好吧,后来,给你点安慰,下一小截,马上又是上坡,这样的路程不好耍。
一共骑了30多公里的上坡路程,算是觉得到了头。
飙向5公里以外的小镇,我们打算今天不骑多了,就在这里休息,阳光正好,看看风景,晒晒太阳。
我们搜遍了小镇,也没有找到一家旅店,找到行人打听情况,才弄明白,旅馆在我们刚才到达的5公里以外的山顶上。
我不愿意走回头路,更准确的说是不愿意在回头骑5公里上坡的路。
我们决定继续走,走向75公里外的一座大的城镇。
其实,从这个小镇出来还是上坡,不过至少这样的上坡是上一点少一点。
出来5公里,天空变了脸色,哗哗的雨水一点也不预约的就光临了。
刚好骑到一个顶点处有一处路边小店,我们就在这里躲雨了。
雨水凶猛,超出了预计。
雨水稀薄之后时间已经指向了4点,还有70公里路程,按照一小时15公里的速度也要走4个小时,况且,我们也不知道前方的路况:是上是下?好路、烂路?直路、弯路?
我们询问这里可否住下,小朋友爽朗的给了肯定的答案,妈妈却给了否定的答案。一番谈论后,妈妈用手势(现在很多情况都需要连比带划才能交流清楚了)告诉我们这里可以住宿。
于是,从4点开始,我们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这个海拔900米的山间无所事事。
两个无所事事的老男孩首先看了一部电影,接着开始YY假如有钱,将如何去书写人生。买地,建房,在古城修一个古典模样的庭院,用最好的木头,要有游泳池,电影院,为了保持和谐这些都建造在地下,请工人一定要终身制的,给他们修建专门的房子,可以在里面生儿育女,见到我们都叫老爷、太太,这个称呼太旧社会,就该称先生、太太。要有专门的厨师,花匠。门面一定要低调,土掉牙,里面却是古典、雅致得像贵族,不附庸风雅,但是一定要培育出那份古典的贵族的气质。然后是旅行,是汽车,还是自行车或是摩托。汽车一定是房车,德国的,11米太大,行车不方便,9米的东西不够放;自行车一定要最好的,一个避震就要几万,让90%的震动都被吸收;摩托不要哈雷,哈雷嚣张、哈雷不适合长途,要宝马;最好是房车里把摩托、自行车放进去。
汽车旅行没有了头顶的空间,视觉被限制了;自行车太累,关键是不能带着沫沫,最后还是摩托吧。
还要去做善事,修教堂、建学校……
两个老男孩从灰白的4点,YY到浓黑的夜晚,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晚餐是方便面泡米饭,第一次吃这样的东西。(这里只有这个)
老实说,感觉一般。土人似乎也看出了我胃口的不主动,就拿出在陈塘吃午餐肉泡饭的例子开始教育我。
夜晚,我们睡在一个大约是已经废弃的房子里,有一个破的床垫,还好,我们有防潮垫,没有被子,我们就用外衣裹着,带着YY的残留的兴奋,美梦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