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2011-01-04 14:56:08)
标签:

香港

感悟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对于短暂的外来者,香港确乎如天堂。

   高耸的摩天大楼,反射着光鲜的阳光,鳞次栉比的建筑,足可以烘托出一种气吞山河的壮阔,蝼蚁般的汽车,路人前行在高楼的阴影中,存托着伧俗的繁华。

   人们喜好这个,在维多利亚港口,夜晚那些闪烁的灯光,跟着动人的音乐节奏,展示着都市必然的繁华的疯狂,吻合着游客们激动的心脏的节奏。

   人们停步围观,在色彩和冷风的伴随下,心满意足。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商场永远不乏游客,永远都在打折的商品,不断刺激肾上腺分泌的奢侈品,挥土如金的快感,珠光宝气的满足感,香港确实能够提供给你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奢华。

   对于香港本地人怎么看待香港,我不知道。

   对于每天蜂拥的游客,潮水般地从一个商场流向另一个商场,一个本地人会有怎样的眼光。

   “大陆人真……”

   真什么,沫沫没有听分明,这个感慨里也许有艳羡,也许有不屑。

   港人对大陆人的态度挺矛盾,就像欧美人对中国人一样,他们需要中国人的钱包,但是并不待见中国人的作风。

   香港的经济需要在不少港人看来多少是有些俗气的大陆人的慷慨的钱包来支持,好比一个小姐你要接客,你虽然反感嫖客的粗俗,但是生意是要做的。

在这些亮点的风景处,香港不像是港人的香港,它被游客占领着,就像各地的景点,你几乎看不到本地人,都是游客,都是外地的游客。

对于你一个挤满了外地人,鲜有本地人的风景点,我总是本能的畏缩,退却。

对于我,城市的魅力不是高楼和商场,而是街道,当然也不是笔直可以落飞机的大道,而是小巷,有着本地人闲逛的小巷。

于是,我们选择的首站不是维多利亚港,不是半山,不让星光大道的伧俗的海风与灯光迷惑了。

这个叫大浦的地方,对于港人来说也是偏远的。

偏远不代表着落后,它是一种距离,也是一种态度。在这里,我们被本地人包围,我喜欢这种陌生感,这种距离感,像逛自己社区一般熟稔的游荡一个陌生的异地,这对于我实在是荒谬 ,仿佛到遥远的美国,只是在唐人街一晃,回来告诉我:跟咱们家乡很像,说中国话的人很多。

陌生的异地像一个好玩的迷宫,不是自己都市的迷宫,你看得见终点,你却走不到尽头。而陌生异地的迷宫更像是游戏中的风景,这样的街巷则是一种未知的诱惑,移步换景,视觉不一,心境也是不同,看到是陌生,体会的是新奇。

这里商场也有,但不是奢侈品的交换,而是日常品的购买,我喜欢这种日常的气息,被房屋围集起来的不是巨大超市,摆放着整齐艳丽的商品,而是由不同商家汇集的集市,物品色彩斑斓,不统一,有活力。大家没有统一的制服,没有统一的表情,没有统一的问候(热情但是疏远。)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这种集市的光景,我在深圳已经几乎看不到了,我欢喜的像孩子初次游荡在游乐园一般,满眼的惊奇,满心的欣喜,闲走在这样的街道,我感慨在香港这样的大都市中还能找到20世纪的模样的场景,而我们的城市早就抛弃了上个世纪遗物,在大陆的官员看来只有摩天的高楼才能体现中国的崛起,才能撑起很自卑的内心。

大浦这里有香港的火车博物馆。

博物馆绝对是一种品位的体现。一个城市的博物馆绝对是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品位的。深圳好像没有什么博物馆,这既跟时间有关,更是意识的问题。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大浦火车博物馆是一个不收钱的博物馆,有工作人员,但是那是服务的,不是收钱的。轨道上停着三辆老式的蒸汽火车。轨道和火车都很干净,像刚擦洗过,手摸上去没有尘灰,坐在轨道上的碎石上,也不用担心弄脏了衣裤,这就是香港,有那些国人认为可以撑面子的繁华,也有这样老旧的故物。

旧而不脏,老而不破,这样的香港于我是天堂。

爬上久远的老式火车,彷如坐上时光隧道,什么是历史教育,这样的亲历的感受是最好的方式,纵然不是每个接受教育的学生都会到这里参观,但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物的可能,不像我们很多久远的东西只能在影响中去意淫了,也不像我们整日背几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背了一辈子长江黄河,到死都不知道长江黄河在哪里,是个什么模样。

旧式的蒸汽火车都比较高大,至少呈现在我面前的火车是这样的,人从车窗探头出来,跟下面有好一段距离,大约这样的火车没有春运拥挤的经历,范不着去降低窗户的高度,做适应现实的改变。

普通车厢是木凳子,头等窗是软皮的沙发,座位间距离算是空宽,坐起来舒适。火车外面5米左右,是真实使用的铁轨,行动的火车从外面试过,两车相错,仿佛就辆固定的列车也驶动一般。

我喜欢这种错乱迷离的感觉,这种不真实的感觉反而给我一种笃定的感觉,不像面对那些真实的高楼,汽车,感觉虚华,渺远。

2站是香港中文大学。

到中文大的站牌名,有意思。

大学。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半是天堂,半是陷阱——香港一日游

    大学!

就这么简单,朴实。只有中心语,没有修饰语!

不像我们一定会写上北大、清华,有名气卖弄,显摆那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而中文大却不加上“中文”二字,只是大学两字,聊少,但是实在。

按照大陆的感受,中文大很没有人气,就算是周末,假期,国内的大学也不会至于如此冷寂,像这一月的天气,我们大学始终不缺的是人数。

我并不觉得中文大的外在环境比大陆的大学好多少,就像香港的大楼并不比上海、北京绚丽多少一样。

从外在我看不到多少差别,至少从我这天30分钟的参观路程来说是这样的。

据说特色的建筑在山顶,要坐校车去,校车30分钟一班,我们没有时间,只好匆匆看了山下的风景。

上下的风景素雅,不张狂,内敛,像个大学的模样。

始终还是要去到游人如织的中心——旺角、弥敦道;尖沙咀;维多利亚港;海港城。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这些繁华热闹的地方,这里是香港必到的精华吗?

奢侈店门口,大陆的游客排着队等待进入购物,真让港人和外国人惊讶。大陆人只他妈的有钱,这些所谓的名牌哪里还有品位,人人尽穿的时候,不就是最艳俗的时候吗?

其实,我不反对名牌,我反感的是那些人购买的态度。

爆发的阔气,还是内心的虚空?

钱多了确实需要一些挥霍来刺激自己虚空的神经。

我也不是雅致的,还是要挤身到潮水的人群中,去拍一张毫无内容的夜景,说明这天我来过,很没劲,很没劲!

渡船动了,音乐响了,激光闪烁了,人们欢呼了,冷风过滤着海水辛味,对了,维多利亚的海港的海水早就没有刺鼻的辛味了,一切都是平庸的,包括这灯光,这商场里店员们统一的服装和散发的香水的味道,这样的香港,于我是一个陷阱,它滋生着你的欲望,仿佛在不真实的华丽中挥霍你才能证明自己的强大,当然我没有能力证明自己购买的能力,似乎我就只能说出这些愤愤的话来表示我的不满?

香港嘛,天堂也是,陷阱也是。你说他富丽绚烂,有人说他穷山恶水,逼仄的空间,人们不断在有限的山体开阔空间,大自然并不特别恩赐它什么,其实香港人挺累的,香港的空间也是狭窄的,在繁华的都市,大家都要背负一点物质的包袱,身陷欲望的陷阱,不过在这个不宽阔的空间里,至少还没有我们操蛋的荒谬的现实。

天堂、陷阱,一念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沫沫在香港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