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旅行之中尼公路单车行 24
(2009-09-12 06:31:44)
标签:
单车感受旅行中尼公路旅游 |
分类: 09暑假旅行之中尼公路单车行 |
中尼公路单车行中国篇完结
晚餐是跟龚路的最后一顿进食,明天大家就分道扬镳,还有见面吗?你不期待,只想随缘。龚路是个见多识广的人,骑行的体力和经验都比你丰富,他是一个聪慧的人。
覃对龚路很热情,那种热情有时甚至引起了你的几分单薄的妒意,仿佛他俩是一块相约出行的。
他们下午一同出去转了,
饭店的服务员是四川人,几个兵哥哥在饭店吃饭,也是四川人,饭店是重庆饭店,跟四川也是千丝万缕的联系。
樟木被称为小四川。
四川人基本上占领了这里。
服务员是绵阳人,听说这里好玩,来到这里打工,发觉不是那么好玩。
“为什么来这里?”
“我跟你们一样,觉得这里好玩,跑到这来。结果不好玩。”
“跟这个哥哥到上海去。”覃开玩笑。
“我没有那福气,我没有那福气。”
服务员说了2次转身消失了。
多少人离开自己的家乡找生活,这里面有多少故事。
“我没那福气。”是哀怨的叹息,还是自知的满足?
你们谈论着幸福的话题。
“一些藏民好像很懒散,每天吃吃喝喝,也没有吃什么,都是很简单的,好像也很幸福。”
“这样的幸福是低层次的。”
“但未必不是幸福,城市人拼命所求,最后可能还不如他们。”
“希腊的犬儒学派不就是那样吗,像动物一样生活,生活就越幸福。”
“有2种幸福,低层无望的,自己的经历少,知识少,欲望也少,做简单的事情也能满足,还有一种是体验了生活的丰富之后,智慧型的,他知道他所要的是什么,他能宁静下来,像弘一法师”
“有多少人能像李叔同?”
“不能因此少就不去做,我们出来旅行不也就是多些对世界的了解吗?”
“例如去了尼泊尔,看到他们的贫穷,可以增加我们的幸福感。”
“这点是,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比较中得出的,哪要比较,哪些不比较是生活的智慧”
“藏民的幸福之一,在于他们有自己的宗教和信仰,但是,有时宗教与信仰也是愚弄人的,这个历史可以说明。”
“宗教信仰本来是自由的,信仰就是我愿意去信仰,但是有了组织,有了人,也就有了利益,你看《达芬奇密码》以及续集《天使与魔鬼》不就是说明这一点,有了人,有了利益
“原始的信仰可能纯粹,但是也是有目地,人做事情不能能不将目的,你说佛教修行说到底还不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成佛。”
“大乘也叫讲救世。”
“我喜欢,《天使与魔鬼》里的一句话,宗教的,教派的局限是因为人的局限。”
“没有完美的东西,包括上帝。”
“马的,都说西藏好,让他们来这干干,就知道了,都说这里跟仙境一般,让他们多呆呆就明白了,当神仙,当不吃饭的神仙。”
“你们来西藏旅游的?”
“对!”
“肯定是被忽悠了。”
“你们觉得西藏哪里最好”
“肯定是灵芝了,比我们这好。”
“有可能选择,你们来西藏当兵吗?
“满脑袋有问题才来”
你们接着谈论尼泊尔。
“尼泊尔的路怎样?"
“比中国差多了。”
“尼泊尔人对中国人怎样?'
“还可以,至少表面还可以。”
“中国现在这么强大,当然表面不敢怎样了。”
“心中还是更亲近印度一些,毕竟文化差不多。'"”
“尼泊尔人还是愿意到中国来。”
“尼泊尔落后呀,你看坐车都坐车顶,翻车的时候,好跳车。”
“尼泊尔军人对中国军人很尊重,上次我穿军装去,证件都没有就放我们了,看见我们也掉头哈腰的。”
晚餐的时候,你们遇见了自驾的湖北夫妻,夫妻比较朴实,没有其他自驾的嚣张与自傲,龚路顺利地搭上他们的车,返回拉萨了。
中尼公路单车行中国篇完结,待续尼泊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