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情投入才能把事情做好

(2008-07-04 23:40:31)
标签:

感受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全情投入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们都知道的那样的故事:牛顿把手表当成鸡蛋煮。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类似的故事,例如安培把马车当黑板,居里夫人,培根,太多了。

大凡成功的人都是全情投入的。

我想说的不是这点,这个大家都明白。我想探讨的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明白,但是大多数人又都做不到呢?

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学生可以忘却时间,忘掉空间,完全陷在虚拟的世界中。由此,可以看出,要让孩子全情的投入须让他们对此感到有趣。最好能成为自己的喜好。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就是发觉学生的兴趣,并将之开发出来。

而人生最重要的老师不是学校作为职业的教师,而是亲人的父母。

我这样说,有些人会说,那还要要你们老师来干吗呢?不可否认,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作为专业的教育者,老师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作用。但是,如果你期待老师能帮你解决一切问题,那么你真的错了。

心理教育认为:孩子5岁前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孩子的以后。我们不管这样的结论是否科学,但是,可以肯定孩子的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而性格决定人生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而早期教育很大程度不是又学校来完成的,而是由家庭来塑造的。

教了很多学生,分析学生的家庭,有这样的结论:几乎成绩好的都是有一个好的家庭(不是指经济,而是指父母的早期教育)而成绩不好的都是存在着各样的家庭问题。

教师内部有一句话叫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家长,孩子的缺点就是家长的缺点。

追根溯源我们都可以延伸到家庭这个层面。要么父母腻爱,要么父母腻爱,要么疏于管理,要么不会管理。

特别是像深圳这样的城市,忙碌是这个城市常态的节奏。父母们由于各样的原因,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当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再来管教,虽说亡羊补牢犹未迟也。但是绝对会是事倍功半。

孩子是父母的最大的投资,做好了这笔投资,其收到的效益比什么都好。

全情投入才能把事情做好。其实对于父母教育孩子同样如此,忽略了这一点,你的孩子怎能成为优异的人才呢?

我们在现实中也会看到这样的现象:j家长疯狂地为孩子报这个班,报那个班。他们似乎觉得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可否认,一些孩子能在这样的逼迫下成就一些事业。但是,大多数孩子在这样的被迫下只能成为兴趣强迫班的牺牲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家长要做的不是按自己的意愿去强迫孩子学习,而是发觉孩子的兴趣从而引导他把兴趣变成一种事业来追求。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是可以引导的。

引导孩子把兴趣作为事业来追求这是一件伟大而艰辛的事情。

这也需要全情的投入

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把兴趣作为事业来追求的人毕竟是少数。现实中,我们去做往往是因为外在的压力。倘若能感受这种外在的压力,把这种外在的压力变成内在的需要,我们也可以全情的投入

一个落水者绝对会全情的求生(只要他不是轻生者),我们的孩子有时候就是条件太优越了,吃苦太少。

在西方,那些真正的精英,那些有钱人,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磨练一点也不少,这些家族的孩子从小要经受的磨练决不亚于中国目前在考试中挣扎的孩子。

而我们的孩子生活的磨练还太少。

被逼迫的兴趣,缺少必要的生活磨练,不懂得真正的去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他们怎能去真正的全情投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