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旅游 |
西藏是不是天堂,这是仁者见仁的事情。其实对于是不是天堂的问题,归根在于一个人的心灵问题。不要把西藏想象成绝对的天堂的模样:童叟无欺,路不拾遗。一个有缺陷的西藏是更为真实的,更为美丽的西藏。但这不是西方媒体偏见中的西藏。西藏的问题不是政治的,而是人性的。你可以看到欺骗,看到杀人越货,看到匪徒,这个世界上哪个地方又绝对没有呢?如果我把香港电影,美国电影中的黑帮\枪杀就等同于那里的真实社会,这不是荒谬的吗?
西藏一些地方还保留着田园、牧歌的色彩。对于久居樊笼的都市人,这里确实是一种诱惑。不过,都市人不会在这里长住。都市人与正宗的西藏人的差别可能在于信仰。在西藏,在藏区信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都市人很难有这样一种执著的信仰,当然这与环境有关。藏区的恶劣环境需要这么这种精神上的安慰,就像犹太人在苦难中创造了上帝一样。当然不是说信教的人就一定是好人,我们看这次3。14事件,很多破坏的者不是僧人吗?当然,我们更不能说这是佛教出了问题。就像很多人现在误解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样。所以,缺乏了解是偏见的一个基础,我们很多人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西藏、藏区打动人的最根本的地方我认为还是在于他的信仰。在一个洪荒的自然面前,感受生命最内在的声音。在超越了风景的层次上,关注内心的升华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多次旅行中,我感到西藏、藏区确实有信仰流失的问题。这是不是西方媒体说的是我们政府压制的结果呢?我发觉在拉萨去朝拜的人中,年轻人越来越少。发达地区的信仰比落后地区的信仰脆弱。我发觉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那些年轻人,他们是否还愿意过一种清苦的生活,去坚持一种内心的宁静?他们是否更愿意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呢?当然,我们希望的是他们在过上现代化的生活的同时又保留着内心的坚定的信仰,这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在物质世界中,这是何其苦难。我们都市人很多不是在物质的糜烂中丧失了意志吗?
西方物质的生活方式,享乐主义的风气,在藏区也开始滋长。人是有趋乐的本性的。不过,藏区的环境还是利于信仰的培养的。在藏区旅行,你能发觉很多关于信仰的感动的故事。尼采不也是说过:上帝死了的话吗?福柯更说人也死了。西方同样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不然怎么有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
要比较全面的欣赏这些风景,几条进藏的公路是很值得一走的,把几条公路走完,你对藏区西藏的了解可以上升很大一个层次。
我喜欢高原,喜欢藏区,喜欢西藏,主要的是这里带给我一种自由的状态,在洪荒的原始的风景中我能强烈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或是去思考一些生命的意义。在藏区时间是缓慢流失的,就像儿时舒缓温柔的时光,我在自然的面前像温柔的孩子,在那里我可以更清楚地看见自己。
藏区,西藏是一个去了还要不断再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