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川藏单车行(连载24)上

(2008-04-24 09:20:24)
标签:

旅游

分类: 07川藏单车行

87 八宿——然乌

早起,今天的路不轻松。

旅店自驾的中年男子看见一对骑摩托的情侣(或是夫妻)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我在旁边不以为然,只觉得他少见多怪,要是你见到骑单车的或是徒步的,那又将会怎样呢?

后来想来,我的不以为然中还包含了我一种要命的虚荣,实际上我也是暗藏着期待别人来关注的心的。

骑摩托的情侣衣着朴实,装备简陋,他们的模样根本不像出来旅行的样子。但是他们就这样骑着我们看来有点弱不禁风的摩托,一路从成都骑了过来。女人把头靠在身体并不厚实的男人背上,没有浓烈的甜蜜,只是一点轻微的依靠,男子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威猛的形象。混杂在人群中他们简朴得不会引起你半点注意,然而他们朴实的浪漫在这个清晨带给我一种清新的感动。不招摇,不夸张,在路上,自然是最好的。

早餐店遇见一队大学生车友,里面有一个在成都念书的深圳孩子。这个队伍走的是北线,小北线是一条相对寂寞的路线。但是,小北线绝对是一条我终身难忘的线路。在这条线上,我遭遇了爱情。

走小北线的时候,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网络盛传的《两个人的川藏线:我和小梅的故事》那个故事的结局是悲凉的、是城市的。有艳遇,没有结果,也许有些人就追求这个。我幻想过很多次,在旅途中能有邂逅一段感情,我也遭遇过这样的事情,不过就像小梅的故事一样,它只有一个让人唏嘘的结局。但是,那个秋天,我遇见了我爱人。川藏之恋说来没有惊心动魄的过程,但是有花开留香的丰收。

现实中深圳的工作节奏永远是忙碌的。有些浪漫的温馨的东西在悄然改变,这是,我会常常回忆那个秋天小北线上的故事,重新去品位那难忘的浪漫的故事。

出县城就开始爬坡,一浪接一浪。澎湃的上升的高度使身体很是劳累。我停在一处休息,有车友从我身边骑过。中间还有女孩子,我不服气的脾气又来了。跨上车,追了上去。我承认这样的追逐减少了我疲惫的感觉,不过同样还是累,特别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我跟他们还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劳累的程度是很强烈的,但是我专注于追赶,当过了一定的疲惫后,我开始变得轻松,随后我开始超越他们,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兴奋。

 07川藏单车行(连载24)上

人生的是需要超赶的,但是只把人生的快乐寄托在赶超上就会变成压力与苦闷。

不知不觉骑了10公里,甩掉了大部分车友,只剩下他们的队长。我们开始较量速度,这样的较量很好笑也很好玩。

最后,我们相视而笑。

对手是可以触发你的激情与快乐的。

路上有朝拜的藏民,他们是通往拉萨最圣洁的风景。

我们是很难理解他们用生命用所有的财富和时光去完成这样一件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的。

是什么支撑着这些肉体的身躯?

是什么带给世俗的肉身这伟大的神力?

是什么延续着他们一路向前的动力?

也许,你到了西藏。你站在高原的某处,感受到生命的局限与脆弱,感受时间的莫测与永恒,感受宏大与渺小的意义,感受那种神秘的信仰的力量,你就可能会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去完成这样艰辛的壮举。

07川藏单车行(连载24)上

在一些现代的城市人眼中他们的行为是可笑的,甚至是愚昧的。我停车敬望这些朝拜者,有修路的工人过来说道:“这些都是山里面的,愚笨得很,县城里的人早就不这样了,虔诚一点的也是坐汽车直接去拉萨了。”

我没有回话,我不知道该跟他说些什么。我也不知道谁更愚笨。从科学的角度看,他们监守的东西未必是真切的。不过在,你绝对不能说宗教是一种迷信。真正的科学也不完全否定宗教,相反真正的科学必然是带着宽容的姿态的。

07川藏单车行(连载24)上

毕竟宗教是不能被证明的,所谓信仰就是不加怀疑的相信,当然这样也容易走向迷信。

的确人越来越现代,越来越不相信这些玄虚的东西来。这些玄虚的东西在现实中未必能解决很多现实问题。把国家所有的信仰都交给宗教绝对是一种灾难,西方的中世纪是一个绝好的例证,但把所有问题都交给科学来解决,我认为同样是不切合实际而可笑的。这群朝拜的人是从四川石渠出发,拜到这里花了5个月的时间,他们还要花5个月拜到拉萨。这是一个我们不大能细致想象的时间,10个月,近2000公里,一路朝拜过来。我最长的一次旅行时间是近4个月,我承认2个月以上的旅行都会给我带来一些疲惫,我常常幻想一年能有10个月走在路上,为此还跟老婆争吵过,大约很少有人能接受一年10个月在路上的状态。我也只是闲来无聊姑且幻想罢了。我相信真有机会我会有勇气去完成10个月或是时间更长的旅行,但是我不敢相信自己能用这样的朝拜方式走在路上。它已经不单靠兴趣、勇气、金钱来支撑了。没有信仰的力量,你是难以用这样的方式去完成一次对生命的朝拜的。

想起一句话: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

倘若,我找到了自己的上帝,也许我就会从路上停下来。

我把我身上所剩不多的零钱和食物分给了他们,在旅途中我一般是不施舍的,特别是在拉萨,我一直认为随意的施舍并不是一种善举,大街上纷乱的乞丐,我不能断定真假,随意的施舍只能是一种真诚的浪费。甚至会加速人的贪欲,摧毁了这个民族。

但是,对于朝拜者,我们除了尊敬外还可以适当布施。一个真正的朝拜者他是不会接受太多的捐助的,他们并不需要太多的身外之物,能满足基本生存就心满意足了,也许正是这样的无欲无所求才成就了他们的刚强。

 

这些朝拜者中有几个年轻人,看样子1819岁。他们的笑容是含蓄而羞涩的。在西藏,信仰正在年轻人中消隐,我不清楚一生中用这么一段时光去完成一次像这样的成长的仪式对于他们获取幸福有多大关系。对于不相信它的人来说,意义是徒劳的。

一路上上下下,不断变化,但是幅度不是很大。

我们速度不错赶上了早走的天津来的杨叔。杨叔今年57岁了,退休工人,一个月800元钱,当他知道我借朋友的海拔表5000多元和我们在深圳的收入后很是感叹了一番。我们之间是平等的,至少我努力认为我们是平等。实际上,我们也有差别,毕竟收入造成消费的不同。我们身上穿的是冲锋衣裤,骑的还算是好的单车,杨叔穿的是迷彩服,用的是一般雨衣防雨,车子是800元的整车。但是,我始终认为这些都是外象,本质上大家是相通的。杨叔的速度并不快,但是他懂得坚持,乌龟慢爬,最后也要到达终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