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涛哥爱沫沫
涛哥爱沫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57
  • 关注人气:5,9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川藏单车行(连载23)上

(2008-04-24 09:20:24)
标签:

旅游

分类: 07川藏单车行

86日邦达——八宿

翻过今天的山,我们的山又少了一座。既欣喜又失落。越靠近终点越失落。每一次靠近就意味着我们旅行的缩短,我愿意一直在路上。

今天,大名鼎鼎的风景是怒江72倒拐。(又叫99倒拐)

业拉山是我们翻越的倒数第4座山,从邦达镇到垭口只有14公里。昨天,在旅店遇见陈宽的队友陈正,唐小树速度太慢,陈正一个人先出发了。可怜又坚强的吃素食的唐小树,每天就这样花2/3的时间推车,推车实在是一件太痛苦的事情。

陈正骑得很快,但是他骑了8公里突然停住不走了。我们以为他只是暂时的休息,哪知道我们直到晚上才跟他见面。

 07川藏单车行(连载23)上

第一次看见怒江72倒拐的人绝对会被它逼迫视野的景色所震撼,第2次看见它的人依旧会保持一种被强烈碰撞的感觉。

在高点看业拉山的近百个转弯,最好是遇见庞大的军车,再加上有一个有阳光的日子。浩浩荡荡的军车带着同样浩荡的尘灰,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蚂蚁似的前行,没有一颗心不会加速跳动的。

我们到达72倒拐的时候,时间尚早,没有太多的汽车,也没有张扬的尘灰。我们面前是一张静止的壮阔的画。我的心在震动,但是它没有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么强烈。那时坐在汽车里,车在动,整个风景仿佛也在动,汽车移动快,照相时间短,风景转瞬即逝,越容易消失的东西,越觉得珍贵。

07川藏单车行(连载23)上

对于登顶后的快感,我从来是约束自己。我基本上不放纵自己的速度。特别是在这种危机四伏的道路上。99倒拐的道路淤积了很厚的灰尘。在外表上它却把自己伪装成相对风平浪静般,灰尘中暗藏了许多大石头,这些都是暗处的杀手,不要说自行车就是汽车也可能弄得你人仰马翻。

大学生跟覃依然是用无所畏惧的速度下山,我最先登顶然后下山,接着就被他们一个个赶超。我的双手捏住刹车,轮胎与地面摩擦带来的震动让双手被震得发麻。

看怒江峡谷跟在竹卡看澜沧江峡谷有相似的感觉。上帝用他的手术刀支解着自然的肌肤,这种惊心动魄的肢解就像看恐怖片中对人体的肆意解剖一般。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雪水聚集成溪,溪流相汇成河。上游藏语叫“那曲河”,由于这里流经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故名怒江。也有说因为水流湍急犹如人发怒一般故称为“怒江”,沿着怒江行走可以感受众多的少数民族的生活。

不过真正要了解这种少数民族的丰富性不是在西藏而是在云南。

 07川藏单车行(连载23)上

单薄的个体面对滚滚的江水往往没有脾气,在那种苍茫德让人绝望的支离破碎的景色面前,全身只能被强烈的震悚的起来。

我承认在这样的景色面前,我有颤动的情绪,双脚有发软的颤栗。

怒江大桥是一座不能摄影的军事桥梁。只能远看不能亵玩焉,这里必须快速通过。怒江大桥无论从任何位置看都逃不过“险”字来概括。桥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水瓶,桌上写着“便民服务”,大约乘车是享受不了这样的“便民服务”的,此刻这个足以被人忽略的器物给了我巨大的安慰和力量。我杯中的水已经所剩无多了,这雪中送炭的热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温暖的记忆。

 07川藏单车行(连载23)上

超我而前的车友,都在怒江大桥的那边的一块大岩石下进食,惟独没有覃的身影。没有强烈的饥饿感,大约即使有进食的想法,我也会选择一个并非如此热闹的环境去享用午餐。我依然不习惯人群的喧嚣,哪怕都是同道。

我赶上了在前方等我的覃,四周的风景更加险峻动魄了。赤裸出来的石头悬挂在路边的悬崖上,像巨大的卵巢。我们仿佛置身在一个电子游戏的世界,光怪陆离的景色仿佛是外星的世界。

07川藏单车行(连载23)上

过了怒江大桥后的路程是艰辛的,这一点我们做好了准备。一路基本上都处在峡谷之中,峡谷中很容易滋生怪风,遇见逆风在这样破碎的道路上,加上又是上坡,难度是很大的。

所以,今天我们走得很早,就是为这段路做准备的。

果然遇见了逆风,东摇西晃地在路上骑行,有几次甚至被吹得向江边的方向靠,惊得一身冷汗。

也许是做足了思想准备,泥泞破碎的道路并没有延续多长,也许是本来就不长,也许是心理起了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