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唯属往来商——为潘好龙《商业街漫步作序》

分类: 城市观点 |
http://s16/mw690/001uUEwDzy6QvZhBPRlbf&690
其实商业街自古就有,国内大都市,几乎每一座城都有自己颇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田子坊,武汉的汉街,成都的锦里,南京的门东……文化商业街遍布全国。远到桃园结义三兄弟——贩屦织席的刘备、以豆谋生的关羽、卖酒屠猪的张飞,最早亦是初识在商业街上,之后才有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种种故事,民间演绎虽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虚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东汉末年,商业街已不再是一种稀缺的存在。再到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更是将汴京及汴河两岸商业街的繁荣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辇毂繁华、壮丽辉煌,正如《东京攀华录》所载: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这一切流传至今,透过它们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一个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在朴素静谧的书籍和画作里发出充满着人文主义的呼唤。
如今,商街遍布神州大地,这是大势所趋,更是顺应我们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波澜壮阔之大潮——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因为新型城镇化,绝不仅仅是GDP的城镇化或是地理意义的城镇化,而是人口的城镇化,而一旦涉及到人,人文主义便成了一个逃不开的主题。时移而事易,事易而备变,我们在新型城镇化上应该有一个根本的定义,应该在推进人的城镇化的公平过程中,创造一个更为人文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这其中,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商业街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