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自己的旁观者——我的2015万科松花湖极寒冰雪马拉松

(2015-02-16 01:16:52)
标签:

佛学

分类: 感悟生活

题记:“为什么那么痛苦,那么难过,还是不能放弃跑步?”“因为想体会全身每一处细胞都蠢蠢欲动,迎接强风吹拂身体的感受。”

——电影《强风吹拂


http://s7/mw690/001uUEwDzy6Q0wXRLfw86&690

“水明三峡少,林秀西子无。此行傲范蠡,输我松花湖。”27日,在冬季群山银装素裹的吉林松花湖,在零下20多度的冰雪极寒里,在呵气成冰的凛冽北风中。我与97名挑战冰雪的爱跑人(全部是热爱马拉松的死忠,一半以上是在各个赛道上经常见面的老友)一起完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美轮美奂的冰雪大地上,体验了一场跑者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完成也许这辈子都值得铭记与珍藏的一次马拉松征程。

2013年定下“人生百马”的目标以来,不知不觉已经完成19个全马,跑步之于我已从最初单纯的挑战、爱好上升成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因此到达“第20马”这一里程碑时,松花湖冰雪马拉松就像特地为我开设的赛事一样,让我能用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迎接这颇具历史意味的时刻。特别的是,希望用这样一个刻度,送给自己46年的人生。

虽然事先做了充分准备,真正踏上赛道的那一刻,还是对赛事的残酷性颇有担忧——零下二十度,90%路段在冰雪上奔跑,加上三公里爬升一百九十米山路……http://s1/mw690/001uUEwDzy6Q0xjbp7O00&690

跑手们出发即沿着松花江前进,清冽的风和着碧蓝的天空下阳光初升投射在冷白的雪面,整个场景谱写出《打虎上山》的前奏。事后看视频,一队跑者从林间雪地穿过,颇有林海雪原小分队的意境。

持续在冰雪路面上奔跑,不知不觉腿部要比平时正常路况下跑步多花费很多力气。另外,在极寒环境下,肌肉功能、代谢、心肺循环、呼吸道的温度维持等都感到数倍于普通环境下跑步所遭到的压力。

25公里喝过老乡做的热气腾腾的鸡汤,不敢停留,跑到28公里时开始觉得双腿发沉起来。从丰满大坝跑进5公里起伏岔路的一段,开始感觉到疲劳和强风带来的阵阵寒冷,努力跑到32公里处,里程牌上的话“傻逼一样的坚持,才会看见牛逼的结果”给了我强大的心理暗示。跑上近两公里的丰满大坝,一股“龙卷风”卷起漫天白雪,从背后看着一头扎进风暴中心的谢頔,对这句话有了更直观的感觉。

http://s11/mw690/001uUEwDzy6Q0xBJIWSba&690

穿过丰满水电站大坝,进入3439公里的艰难阶段:停下来马上觉得冷,跑起来实在觉得费劲……35公里,喝到鲜极了的热羊汤、吃上一口羊肉,这恐怕是世界马拉松比赛里最高级的补给了。在39公里处,跑道开始进入山区,进山前的村口,两排大爷大娘穿着民族服装,手摇红扇,载歌载舞迎接每一位跑者的到来,他们要在冰天雪地里跳上6个小时!最后3公里是爬升190米的山道,铺满了积雪,一脚下去立即没过脚脖子……艰难的行进到达山顶,几个志愿者坚守在岗位上,我问其中一个女孩子冷不冷,女孩儿说了一个字:冷!眼泪成串落下……41.7公里处,看见终点处的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村、欢迎的人们的叫喊,同行的7个伙伴手挽手喊着口号, 冲过重点!平均气温零下18度, 全程近43公里,不时的顶风、侧风,时长5小时40余分钟完成了我的20个全程马拉松!在最后正式参赛的97位选手中位列50

http://s9/mw690/001uUEwDzy6Q0xFFcjS28&690

6倍于跑者数量的服务人员:570名警察、志愿者、医师、村民和摄影师在极寒环境下持续近10个小时热情不减地为跑者服务,各种温热的饮料、加热的香蕉、能量胶,玉米、紫薯、鸡汤、羊汤、羊肉……沿途扭秧歌、敲锣打鼓的老乡……所有这些,我不知世界上哪个马拉松还可以与之相比!

我相信每一个跑过的人,都会深深喜欢上沿途12块里程牌上的话句句都非常“走心”。

比如:“有跑出来的美丽,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我在总结会上说,这是“爱跑、懂跑”的人们举办的赛事,这样的精品赛事,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深具国际吸引力的马拉松赛事。

这一切的一切叠加一起的时候,带来身体上的挑战反倒成了其次。在缺氧、体力透支的情况下,只有刺骨的寒风提醒着自己无法停止,但与身体的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神却异乎寻常的清醒。在强风吹拂中,我忽然意识到,跑步变成了“精神的我”对“物化的我”一次全新审视与旁观。这一次过程中,我明显觉得,我的身份变成了我自己的“旁观者”。旁观不是本身的逃避和跳开,因为我能切肤地感受到我的挣扎,我也能清楚的观察到我的拼搏;也许有无数个放弃的借口,也有更多坚持的理由。但这一角色的转变,反而能让人站得更高,见得更远,于是排除一切杂念,开始认认真真的观察自己,并时不时的提醒着自己。

这种感觉特别奇妙,更像是另一种意味的自我审视,我观察着我坚持,我观察着我挑战,我观察着我战胜自己,我观察着真正属于我的时刻的降临。如阿里曾在自述中所写:“我决不会失败,除非我确信自己已经失败了。我遇见一些强壮粗野的人,可我在他们面前缺少应变的技巧。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打败了我。可是我知道,一直知道,我决没有输给别人,甚至都未曾打过那场比赛。当我的时刻到来之时,我一定会奋起迎战,并且击败对手 。” 其实,生活的过程何尝不是如此。你的一生会出现无数个对手,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向你挑战,但到了最后,失败的心理往往是从自己心中开始的。最终击败你的只有自己。阿里在之后的日子里,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自述所言——在被确诊患帕金森氏症,出现了语言和行动上的双重障碍之后,靠着永不屈服的精神重新站了起来,并担任起联合国和平大使,拖着病体多次前往战乱与冲突地区,化解干戈,呼吁和平。世人在为这种精神折服的同时,也对到底是什么一直支撑着阿里,让他有了无数的胜利,而后来又会战胜恐怖的病症感到惊奇。其中的答案已在他的自述中得到了充分的解释——在阿里的人生信条中,一直支撑他取得胜利的是这样一句话:“我决不会失败,除非我确信自己已经失败了。”

人在提醒别人时往往是清醒的,容易看到问题的真正所在;却很难看到自己的不足。当人作为旁观者时,他能够纵观大局,从各方面来考虑问题;对待自己的事时,往往被自己的先入为主所局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跳出自己安逸的小湾,才能赏味生活中翰若烟波般的美景。旁观,是一种淡然,是一种超越了贪婪和得失的透彻;旁观,更是一种洒脱,是对属于自己美丽的一种珍重,对不属于自己美丽的一声祝福。做自己的旁观者,才能够在身处险境而处变不惊;才能在置身黑暗仍坚定的寻找光明,然后沿着属于自己的方向稳步前行。于是,面对恶劣的环境,我不再退缩,因为心中坚定的信念指引着我终将到达的地方。人生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我。任何失败都源自你内心的崩溃,每个成功都从战胜自己开始!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一切。

旁观自己,是为肯定自己——莎士比亚曾说,“假使我们将自己比作泥土,那就真要成为别人践踏的东西了。”自己肯定自己,是一种意志的胜利;自己征服自己,是一种灵魂深处的提升;自己控制自己,是一种理智的成功;自己创造自己,是一种心理境界的升华;自己超越自己,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旁观自己,是为征服自己——生活中的所有困难都是有“奴性”的,如果我们凭自己的努力战胜了他,我们便是它的主人,否则我们将永远是他的奴隶;

旁观自己,是为控制自己——假如我们容易满足现状、那是因为没有进取的精神;假如我们不敢寻求突破,那是因为没有冒险的勇气;假如我们时常发泄怒火,那是因为没有宽大的胸怀。一个真正诚如的人,必定能够战胜自己的一切弱点,必定能够做到真正的自我控制。

旁观自己,是为创造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必须把握唯一的一次生命,真正的活出真我来——创造另一个自己、创造自己的前途、创造自己的自己!

旁观自己,更是为超越自己——生活中的成功不取决于我们与别人比做得如何,而是取决于我们所做的与我们能够做到的相比如何。一个成功的人总是与自己竞赛,不断创造新的自我纪录,不断改善与提高。所以,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

旁观自己,将自己轻逸的精神从滞重躯体中抽离,更像是一种具有大智慧的人生意境,是“一管短笛共流水,惯看春风秋月”的淡然;是“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豁达;更是即使“身处此山中”也要看清“庐山真面目”的睿智。

http://s4/mw690/001uUEwDzy6Q0xHJrk773&690

完赛后,情不自禁,感慨于97位跑友的豪情,感恩于7位好友一路相伴,一首《踏雪上山》,赠与所有无惧挑战的冰雪勇士:

 

跑松江

跨雪原气冲霄汉

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

97勇士五湖四海来挑战

哪怕是冰天雪地也扑上前

洒热情 能让飞雪化春水

迎来春色换人间

你给我智慧给我胆

千难万险只等闲

为理想

身似雄鹰

心似尖刀

插进大青山

誓把百里路 抛在身后边

壮志憾山岳 雄心震深渊

待等到与战友会师庆功宴

捣雪巢能叫它地覆天翻

 

和于雷、李星、飞豹哥等同跑是这次很大的欢乐,我们一起用脚步在雪原中跑过了5个“躺着”的“珠峰”,感慨之余,我想用整个马拉松途中最有感触的一个瞬间来总结这一奇异的旅程——行至41公里时,猛然看见里程牌所书:“你再也跑不动的那一天,终究会到来,但不是此刻。”


2015-2-16凌晨补记于元大都土城公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