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赶紧把你的“魂”找回来吧
标签:
it |
http://www.xiuze.net/attachments.php?aid=1291
现在有些企业要么没有“魂”、要么就是“魂”太多。曾经遇到这样一家企业,HR在介绍时说我们企业的灵魂是“创新、诚信、文化”。一下子冒出来三儿灵魂,只能说这个企业没有找到自己的魂,还没有“灵魂附体”呢,我们这里所说的“魂”,只有一个,那就是产品,产品才是企业的灵魂。
为什么说产品是企业的灵魂呢?
我在《产品经理,您热爱自己的“孩子”吗?》里说过:“技术部开发的是产品、市场部销售的是产品、运营部运营的是产品,众多部门是围绕产品而设立的,是为产品而服务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所以说产品是企业的唯一灵魂。
现在很多公司的高层也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己公司的产品,我们放眼世界上知名产品,AMAZON、APPLE、NINTENDO,他们的领导人都是注重产品、决不放权的疯子,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在产品上,力争把自己的产品做到完美。
说到产品,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些国内的产品,首先要说的当然是中国互联网界的翘楚-腾讯。说到腾讯,肯定要说到其创始人“马化腾”先生。马化腾在腾讯除了任职董事长、CEO职位外,更重要的一个身份是腾讯的“首席体验官”,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体验腾讯的产品上。最近,腾讯发布了“腾讯微博”(t.qq.com),马化腾就以其英文名“Pony”注册了帐号,作为用户其认真的体验产品提出自己的使用感受,作为腾讯公司的一员,他听取广大网友对于腾讯产品的反馈意见,并时时的给提出意见的网友以回馈。马化腾为什么如此关心腾讯的产品呢,腾讯有那么多的产品经理,交给他们不就ok了,因为马化腾深深的知道“腾讯的企业之魂就是产品”。
我们再来看一个反面的例子,易趣的创始人“邵亦波
”,我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在2002年,易趣的产品应该可以打75分,这与创始人的每天介入是直接相关的。而2003年平台迁移到eBay以后,产品就越来越差,分数就惨不忍睹了。网站要改一个字往往都需要九个礼拜的时间,改一个功能需要在总部排九个月的队,导致易趣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在淘宝上线之后,更是每况愈下。
在一个企业,要想做好一个产品是非常不容易的,它需要融会贯通多个部门的需要:从市场上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需求,平衡销售部和市场部的不同意见,决定技术部门要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市场:我们的现有用户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的潜在用户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很多时候,人(尤其是经理人)会太注重现有顾客,忽视潜在客户。人也会太注重用户能表达的需求(市场调查得到),忽略用户不知道怎么表达的需求(需要靠创业的自觉来发掘)。
销售:什么样的产品卖得掉,容易销售?有些公司,市场和销售的目标用户是一样的;有些公司,用户(主要用产品的人)和顾客(付钱的人)是不一样的,甚至完全相反,如何满足和权衡不同的需求?
技术:哪些产品容易做,哪些难做?如何在时间和功能之间进行平衡和取舍?技术部会经常说:市场部要的功能不可能做到,或者如果要做到这样的功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技术部有个好点子,能做个眩的新功能,市场部却不要。我们到底该相信谁的判断呢?
客服:用户的反馈和问题,需要怎么重视?什么是1%的不重要的用户提出来的,什么是我们的核心用户的要求,或是潜在的核心用户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就成了核心用户)?
在一个企业做败一个产品比做成功一个产品要容易得太多了。
现在有些企业是事业部的形式,有些企业是跨部门协作的形式,也有些企业是“混搭”。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公司,往往会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市场的拓展上,而导致没有人去管理和维护公司的产品,经常会出现一种状况:好不容易拿下来的市场机会,自己的产品却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只能望洋心叹。另外,在有一些跨部门协作的公司里,沟通协调的成本被无谓的增加,70%的精力花在了沟通协调上,犯的错就像“易趣”迁移到“eBay”后一样,这无疑是一种悲剧。
所以我在这里要呼吁那些“有问题”的企业,别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沟通协调上、复杂的人事管理上...,千万别一味的抢城掠地,导致后方失火。还是静下心来,好好的把公司的产品做做好,把企业的“魂”找回来,否则就是一行尸走肉,离死不无矣...
作者:修泽
IT精华社区大讲堂-QQ群:51995980(专家群)
欢迎您的到来,一帮IT界的GGMM正在火热讨论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