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销:咱自个当托儿吧
(2008-08-01 09:20:13)
标签:
社区营销托儿购买决策消费群体网络社区it |
如果聊天目的是为了消费,主流人群是准消费群体,这样的社区对顾客购买决策就有潜在影响力。与消费靠得越紧,社区商业价值越高。
准消费群体愿意到社区潜水或询问,是因为想通过他人消费体验来评估商品价值。特别是复杂、昂贵或特别重要的东西,他们往往需要收集足够信息、评价各种可供选择方案,做出购买决策,最后显摆一下。
商家是不会嗅不到里头的金钱味儿,关键在于争夺话语权。土一点的方法是强拉,要么发牛皮藓帖守株待兔,要么象苍蝇一样盯着一块肉不放,没完没了地发短消息,尝到甜头的主干脆雇佣专人、购买灌水机,但这种方式过于粗暴和直白;雅一点的方法是充当意见领袖,和你聊生活聊品味,聊到后来你都不好意思和他砍价格,遗憾就是效率低了点,天天几百条QQ讯息在你面前同时闪动时,也就只能小打小闹。一不小心被管理者咔嚓了经营N年的关键内容,还要受一肚子闷气。
托儿是一历史悠久,花样百出的行当,只要人多的地,就少不了他们身影。在网络社区中,简单点玩法是找个地开个话题,一群马甲拥簇着主题扶摇直上,中间还夹杂着不明真相的观众和起哄者,使之久久不能散去。复杂点玩法那可是大场面,剧本,演员、故事、矛盾、高潮一应俱全,同时在多个社区开炒,玩的那叫艺术。当然,玩得好会有人为此买单。
社区商业模式,始终是个焦点。看到商家和托儿在自个儿地盘撒野,而管理者自掏腰包背负着服务器、带宽和运营团队的成本压力,心里总感觉别扭,要不自己去垄断发广告和当托儿的权利得了。
问题是,如果社区的主流人群从消费群体变成了商家、聊天目的从讨论分享消费体验变成单向传播商品信息,这样的社区对顾客购买决策还有多大影响力?还有多少人愿意到来并停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