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马云rssmyspacesnsweb2.0千橡校内淘宝阿里巴巴支付宝多元化it |
马云,这个当下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商人,一直有着独特的魅力,用自己的坚持、睿智和机敏征服了许多中国人。这一次,马云喊出的互联网三大关键词:开放、分享、责任,又一次引起关注。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意识超前的理念又含有什么深意呢?
激进竞争者的“分享”理念
马云一直是一个激进的竞争者,在互联网界,他的攻击性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可恰恰是这么一个讲求竞争的人却在阿里巴巴举行的第二届网络工程师侠客行大会上表示:“技术只有分享才有进步。”
马云认为,互联网最重要的三大精髓是:开放、分享,责任。三个简单的词语却反映着马云对互联网的认识和用意。
从信息方面说“开放”和“分享”,马云表示,“不开放就不可能有互联网,分享是互联网最大魅力。RSS、WEB2.0都拥有分享特性。不分享信息,就是死信息,技术不分享就不可能进步。”
从对未来中国互联网的理解阐释“责任”,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已经不亚于老牌欧美国家,上亿网民组成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马云表示,网络技术创新带来的利益不仅仅是互联网产业的良性发展,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新信息平台,技术创新和应用往往还肩负着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在责任方面,互联网对人类影响非常大,是一场革命,它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如果不承担社会责任,被应用得不好,就会造成损失。
从马云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了解他的用意。互联网分析师秦川就曾表示,“网侠大会实际上就是阿里巴巴的全球技术大会。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注重技术,开展全球技术交流。譬如之前联想、TCL都是如此。”
可以说,马云从不谈技术到大力兴办全球技术大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阿里巴巴的技术形象,提高竞争门槛。提倡分享,把技术推到第一线,这说明互联网行业开始出现技术导向的趋势。
分享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竞争
分享和竞争有如硬币的两面,被马云很好地驾驭。
马云提出“分享”理念,仔细研读可以发现,所谓的“无国界”、“无竞争”,并非就是要互联网公司之间完全放弃技术竞争,而是希望竞争者之间能够打破门户壁垒、国界壁垒,在竞争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分享。
长期在海外的交流与见闻让马云发现,美国互联网先天不足,而中国互联网技术有待进步。他在其中看到的机会是,希望未来五到十年中国能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和研发人员,这将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巨大机会。要实现这个大计,显然需要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合力。
或许还可以这样认为,马云提出技术的分享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马云是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家,也是个进退自如的指挥者,进攻或者防御都得心应手。阿里巴巴在B2B领域的迅速崛起,淘宝对于易趣的成功狙击,阿里巴巴侵入百度广告联盟地盘等,都充分彰显了马云的攻击性和侵略性。在市场份额问题上,不存在分享,不存在开放,只有彼此的进攻和防守。
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充满信心
马云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几年前,别人说中国不可能从事互联网电子商务,而他觉得中国互联网很有前景,中国有13亿人口,培育5亿网民只要两三年时间。这是竞争的一个先天条件。而后天条件,也就是技术方面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技术是可以创造的。因此,中国有机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国家,互联网技术也有实力达到最强。
我们可以想见的是,正如马云所说,“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往往还肩负着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中国的互联网应该更专注于技术。”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的是,马云提出的技术分享是一种理念的创新,但是完全的技术分享还有一定的难度。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百度、腾讯与阿里巴巴这三家企业都在走多元化路线,双方在多条业务线上存在直接竞争。比如马云推出的阿里巴巴网络广告销售平台侵入百度地盘,百度就推C2C平台还击马云旗下的淘宝网。在这种情况下呼吁“放弃竞争”有些意识超前,未来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但从更深层次说,未来的技术融合开放趋势也需要管理者有马云这种兼容并济的开放经营理念,而市场将是检验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