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世上真有《葵花宝典》谁愿挥刀自宫?

(2010-03-28 11:37:16)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文章

假如世上真有《葵花宝典》谁愿挥刀自宫?
    经考证,金庸笔下《葵花宝典》“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历史上确有原型

    古人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在中国历史上,偏偏就有一些人为了荣华富贵不惜自残身体,甘愿断子绝孙。这一点与金庸先生名著《笑傲江湖》里描绘的魔教教主东方不败、华山伪君子岳不群和威远镖局少东家林平之可谓不谋而合。所以说,金庸先生笔下塑造的武林人物形象很多都是确有出处的。

     相传《葵花宝典》是太监才能练的神功,所以秘笈首行便是“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而在历朝历代的庞大太监队伍里,竟然有不少是自愿自宫的。因为太监在宫廷任职,经常得以靠近皇帝,虽然无官无品却拥有特权。有的太监利用其特殊身份收受贿赂或大肆索贿,入宫不久就累积起万贯家财。有的佼佼者可被委任为内官,掌握大权,有的尤为出色的竟可以参与军机大事,与一品大员平起平坐,其中为众人之翘楚的更是公然凌驾于百官之上,临朝听政。历史上太监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如唐朝的仇士良,明朝的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都曾一度独揽大权,地位在皇帝之下、百官之上。历代不计其数的人在公公前辈们的鼓舞号召之下为贪图功名利禄,就心甘情愿的自动阉割,以跻身令人羡慕的太监队伍,然后在宦官的这条捷径上顺利攀升,一举登上政治舞台。因此,古代出现了许多自我阉割的野心家,这便出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大奇特现象——自宫。自宫成为了为往上爬而不择手段的旁门左道。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东方不败”就是春秋时的竖貂。齐桓公对宰相管仲无限感概的说,“这个竖貂真是忠心啊!为了亲近寡人竟然自宫了,就任用他当大官吧!”管仲却说,“竖貂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他又怎能爱国爱君呢?”一席话令齐桓公恍然大悟,更加说穿了“东方不败”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甘愿舍弃自己“命根子”难道真是出于忠君爱国吗?非也!其根本是对权力名禄的渴望和追求。为了权力可以自宫,可以重金买官,可以造反、六亲不认,可以顺应错误的东西随波逐流、推波助澜。在历史上凡是皇帝偏爱宦官的朝代,太监享有权力达致登峰造极的时候,自宫的人也是史无前例的多。五代十国时的南汉君主刘宠信宦官达到无出其右的程度,太监被加封为公侯的竟有二百人之多,而其他的文武百官都被视作为“外人”。群臣中有才能的人,哪怕你是新科状元若要受到重用,都要先净身,然后才可以在宫中行走。此风一长,民间众人纷纷闻风而至、挥刀自宫,以求一官半职。结果是令到宫中的公公多达两万之众。

    笑傲江湖中的绝世秘笈《葵花宝典》里记载的绝世武功高深莫测,竟可以令到堂堂华山派掌门岳不群也不惜为之“献身”、铤而走险,最后却东窗事发成为天下武林人士皆为唾骂的伪君子。其实不单是岳不群,历史上为了成就“一番大事”而把自己命根去掉的大有人在。例如明代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柯维麒(福建人)为了集中全副精力修书《宋史新编》,竟下定决心要以司马迁为榜样,戒除七情六欲、床第之欢,就把自己的生殖器割掉了。而在万历年间,莆田人王继祀为了高中状元、光宗耀祖,少年时读书就非常发奋,头悬梁锥刺股都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因为他常常为自己内心萌发的男女情欲而困扰,于是就挥刀自宫了。这些为了自身的前途和事业而绝男女之事的先辈们,其精神真是听之“天地动容”,闻之“可歌可泣”。不知金庸先生的创作是否又吸取其中的养分呢?

    忽然间,我突发奇想,假如世上真有《葵花宝典》,是否又有人愿意挥刀自宫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