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县里加大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力度,多人次多批次送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培训。继国培之后,今年暑假我又有幸参加了晶都名师北师大研修班。
到了北师大的这几天,我就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培训之于我们到底有什么意义?
仅仅是为了多培养出几个特级教师吗?
对于像我这样最庸常的大多数来说,特级教师就是遥不可及的彼岸花,最起码目前是。
我想,培训之于我等,首先应该是一种休憩和调整。其实培训最寻常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阔一线教师的眼界,把他们从庸常的甚至是枯躁烦琐的事务中暂时解救出来,去放松肉体凡胎,去颐养疲惫灵魂,去润泽几近干枯的思想。想起浙江特级教师肖培东在《我要这样生活》中说过的话:“嘶哑的喉咙里,永远唱不出清亮的高音。病牛犁不出好田,荒土种不出茂盛。我干瘪的眼神,是上不好感动的语文课的。”相信休憩之后的奔流更有力量,调整之后的步伐更为坚实。
其次,培训也是一种验证。通过和名师近距离交流,可以验证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正确的,我们会信心满满地继续坚持,并渐使之臻于完善,错误的我们便要毅然决然地摒弃,并及时调整前进的方向。因为,走得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错方向并渐行渐远而浑然不自知。
再次,培训还有提醒和匡正的功能。一,它能提醒并匡正我们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错误。比如只注重告诉孩子们结果而不注重过程教学,比如,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不懂得用80﹪的精力去做20﹪重要的事以致于陷身“忙”中不能自拔,比如不懂得让孩子承担责任他才会变得更优秀因而不让初高中的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只知道专业发展中要笨鸟先飞,但走走停停,不能一个劲儿地飞,等等。尽管这种提醒有时会不太及时,但我们应该庆幸在错误的路上我们还没有走得太远。二,它还能提醒我们脑子中的很多大胆设想的正确性和价值,并鼓励我们大胆践行之。
然后,培训是一种接轨。长期在一线,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让老师们疲惫不堪的同时,也渐渐地让其与教育、教学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脱节。而教师培训则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种接轨,从而保证其教育、教学的思想不与时代脱轨。
最后,培训还有超强的鼓舞激励作用。教师专业发展的路上困难重重,荆棘遍地,跋涉其中的人经常会身心俱疲,举步维艰,并无数次地想放弃。这时的培训,犹如在黑暗的世界里为他们点燃了一盏明灯,让他们能看得见那灿烂的彼岸花。
在脚踏实地的同时还能不时仰望一下星空,真好!
让我们心存感谢。感谢培训,感谢所有为培训辛勤付出的人们!
相信这样的付出定会加倍回报于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