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一只袋狼(永远逝去的物种)

(2008-12-25 15:41:24)
标签:

动物

袋狼

物种

育儿袋

袋鼠

澳洲

教育

自然

生命

生物

杂谈

分类: 关注人与自然

                   最后一只袋狼(永远逝去的物种)

     读完了Renger.K.Geajkl的《最后一只袋狼》〔此书的英文名字是《Last Thylacine》,由于飞飞(小雪)本人的英语水平有限,所以姑且这么理解这个书名的意思吧!〕小雪真的想哭了,毫无疑问,已经远离我们而去的物种让小雪想起了王者项羽,项羽和澳洲袋狼,一个曾经在秦末带领农民起义,推翻暴秦的王者;一个曾经在澳洲草原上的王者;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灭绝了,澳洲袋狼的命运跟西楚霸王项羽的命运有很多惊奇的相似之处,同样都是风云一时,威风一时的王者,最后壮烈地带着遗憾地离开了世上………

  书中是以生活在澳大利亚的物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里面的世界上最后一只老袋狼临终的时候的情景为线索,让人心酸的是最后几句话,用中文翻译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老袋狼路西闭上了眼睛,心里安详,好象回到了她的父亲,母亲,丈夫,孩子们身边,她好象重新回到了她年轻的时代,在澳洲草原上自由自在的游荡,去追捕那袋鼠袋兔,路上好象有几只被欧洲人所抛弃的猎狗,那也就是后来的澳洲野狗,它们见到路西,立刻回避。………路西的饲养员卡特琳.罗拉悲伤地向世界各地宣布:‘最后一只袋狼离开了我们!’说完,泣不成声地把路西的遗体交给当地的生物学家们。………从此澳洲袋狼在世界消失了,我们再也在澳大利亚这片荒凉的大陆没有看到这个可爱而又奇特的物种。” 所以面对最后一只袋狼的结局,小雪由此联想到如果现在的人类还不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将来的最后一只野牛,最后一只老虎,最后一只雪豹……一直到最后一棵树,最后一个人,那么这个联想就真的成了现实………

                                    ----题记

   让我们回到澳洲已经被灭绝的物种澳洲袋狼生长最为繁茂的,最为昌盛的那个时代,我们可以发现那时候的澳洲实际上是一片绿油油的,充满生机的大草原;而不是现在的荒芜的荒凉的大沙漠与半死不活的稀树草原的综合体!

最后一只袋狼(永远逝去的物种)

   澳洲袋狼是一种体形似,头似。肩高600毫米,体长100~130厘米,尾长50~65厘米。毛色土灰或黄棕色,背部生有14-18条黑色带状斑。毛发短密并十分坚硬。口裂很长。前足5趾,后足4趾。腹部有向后开口的育儿袋,袋内有2对乳头。尾巴细而长。

 

最后一只袋狼(永远逝去的物种)

  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奇妙动物。从它的头和牙来看,它是一只狼。然而,它的身体又像老虎一样有着条纹。它可以像鬣狗一样用四条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行走,它和袋鼠一样同是有袋类动物。这种动物有着其它种类动物的特征,却又有着特别的地方,它被人们叫做塔斯马尼亚狼、斑马狼、还有塔斯马尼亚虎等等。

最后一只袋狼(永远逝去的物种)

   澳洲袋狼的生活习性非常奇特,它们栖息于开阔的林地和草原。夜间外出捕食,白天栖身于石砾中。多单独或以家族形式捕食袋鼠类、小型兽类和鸟类。因其口裂很大,捕食动物时常将猎物的头骨咬碎。夏季交配,每胎产3-4仔。幼仔在母兽育儿袋里哺育3个月后可独自活动,但仍呆在母兽身边约9个月之久。

  袋狼生活在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然而,移居者来到它们生活的土地上,它们就会躲到深深的森林中去。肚子有着像袋鼠那样乘放小袋鼠的袋子。后背上有花纹。颚的骨像蛇一样分为两段张开,它们会喀哧一下咬碎猎狗的头。夜晚,它们单独行动,经常是以袋鼠、小袋鼠、或是不会飞的鸟类为猎取出目标。它跑的速度并不快,但是会紧追不舍,直到猎物疲惫不堪为止。它们往往是一口咬住猎物的头使猎物结束生命。

最后一只袋狼(永远逝去的物种)                       最后一只袋狼(永远逝去的物种)

最后一只袋狼(永远逝去的物种)

    澳洲袋狼曾经是风靡一时的名副其实的澳大利亚的草原霸主,曾广泛分布于澳洲大陆及附近岛屿上。就连现在的大名鼎鼎的,恶名远扬的澳洲鼎级杀手澳洲野狗见了澳洲袋狼也退避三舍;但是自从欧洲移民定居澳洲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干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
自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移民来到,袋狼的生存继而出现了危机。

  大量的家畜——被狗伤害了。而人们误以为是袋狼所为,因为狗和袋狼都是吸羊的血。1888年,政府出赏金奖赏捕杀袋狼的人们,在那之后的二十年之中,共有2268只袋狼被捕杀了。这也是记录袋狼数量的珍贵资料。

  最后一只袋狼,是于1936年死亡的。死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

最后一只袋狼(永远逝去的物种)

  人们在澳大利亚的岩石上发现了古代居民于一万年前绘成的壁画,从中我们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袋狼曾经生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奇妙的是,现在,在塔斯马尼亚岛上,有一个袋狼保护区。这样做是否表明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呢?总而言之,这么珍贵的动物——袋狼灭绝了。

  尽管与澳大利亚的古代居民共同生活了一万年以上。但是,随着新世界被人类发现,在一瞬间,袋狼终于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澳洲袋狼消失以后,畜牧业的发展勃然上升,当然也存在着狗的威胁,但是毕竟少了澳洲袋狼,野狗也毫无顾忌的取而代之成为澳洲草原上的鼎级杀手,经常危害畜牧业以及伤害游人以及澳洲本土居民,据说每年被澳洲野狗咬死,咬伤的人数竟然有20000人!这个惊人的数据表明了没有澳洲袋狼的遏制,澳洲野狗已经疯狂到了惊人的地步,而勃然上升的畜牧业的发展给澳洲的生态带来了破坏,缺少遏制的牛羊的疯狂繁殖给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麻烦:比如草地退化,粪便满地,臭气冲天,草地沙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等等,不平衡发展生态环境造成的澳洲的草原的荒漠化迄今为此是当今世界人类的最大心病之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及美国科学家2008年5月20日表示,他们把已绝种的袋狼(塔斯马尼亚虎)之去氧核醣核酸注入的晶胚,并在这个晶胚形成软骨和其他骨骼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方式虽然离复制恐龙尚远,但可以取得已绝种动物遗传成分之资讯,另可望用来研发新的生物医药。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安德鲁·帕斯克教授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说:“这是第一次利用从灭绝物种中提取的DNA,诱使另一种活的有机体产生功能性反应。随着越来越多的动物走向灭绝,我们正在不断地失去对基因功能及其潜力的了解。”所以,这项新研究可帮助扭转这一局面。

  这项最新研究证明,从灭绝动物体内提取的DNA能够重新激活。袋狼体长5英尺(1.52米)。20世纪初,野外的袋狼被猎杀光了。1936年,圈养的最后一只袋狼在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里死去。但是一些袋狼幼崽标本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几家博物馆曾采集袋狼的组织,并用酒精保存起来作为馆藏品。

  帕克斯的科研组提取了DNA片断,挑选出一种“增强子”和一种能产生胶原质的Col2a1基因。虽然它本身并不一个基因,但是这个成分帮助基因发挥功能。将这个DNA放入老鼠晶胚内,它被“开启”,帮助软骨(形成骨骼的最初阶段)发育。该研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卷》杂志上,科学家表示,该研究对了解已经灭绝的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很大帮助

  本实验系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与美国亚利桑纳大学合作完成,研究团队利用墨尔本维多利亚博物馆保存的袋狼组织样本,摘取其去氧核醣核酸片段的Col2a1基因(II型胶原基因),然后注入发展中的小鼠胚胎,结果发现:袋狼控制软骨组织生成的Col2a1基因与小鼠的Col2a1基因有相似的表现,对小鼠的骨骼形成很重要。

  墨尔本大学动物系教授任芙莉表示,目前生物绝种速率增快得惊人,尤其是哺乳类,所以这项研究的成果意义重大;研究团队使用的方法显示,可以接触到已绝种动物的生物多态性,让它不致于完全佚失。

  帕斯克则表示,如此使用绝种动物的去氧核醣核酸,可望研发出新型的生物医药,比如可以促进软骨回春的基因。美国德州大学贝林杰教授则表示,这项实验有庞大潜力,可以多方运用,比如更加了解绝种动物的生物作用机转。 
   尽管如此,但是小雪还是认为:如果说澳洲袋狼的消失,是造成畜牧业伤害植被,澳大利亚草原荒漠化的罪魁祸首,是造成澳洲野狗横行无忌,猖獗之极的间接原因所在,那么造成自然界的生态不平衡发展的凶手就是我们人类的不合理的自然活动!!因此我们呼吁必须爱护自然,爱护每一个物种,因为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会和好相处!那些多姿多彩的可爱的生命才不会远离我们!!

最后一只袋狼(永远逝去的物种)

      这是昔日的澳洲草原王者,如今我们也许只能在画纸上看到它的面目了,但愿若干年之后,它们会回到地球上,我们可以重新看到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