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2015-05-12 06:25:26)
标签:

马坊

碑面

龙纹

明孝陵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下马坊是明孝陵的起点。相传是当年文武百官去孝陵必须在此下马步行而去。我也是早闻其名,一直没有实地游览过。周日去过陵园邮局后,专门寻访至此一游。看到六百多年前如此巨大龙纹石雕构件。稍残,整体作卧碑状,已断裂成三块,总长5.01米,宽1.18米,厚0.40米,龙纹为高浮雕,雕工精美,龙纹最凹出碑面达9厘米,局部镂雕。碑面两侧有宽0.18米的边缘,边缘上雕满如意云纹,碑面中间雕一五爪龙纹,线条流畅,形象逼真,龙纹身上满刻龙鳞纹。两端出榫,榫长18厘米、宽20厘米;另一端榫已残。该构件应为神裂山碑亭遗物,古代工匠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也不知道是哪些工匠所为?怎么从山里搬到这里?留下无数迷团。
      600多年前,“孝陵卫”是明朝一支精锐部队的番号,应该相当京城内的皇家卫队。当年的皇家禁地,近6000名精锐士兵驻扎于此,文武百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这样的庄严与肃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孝陵的入口。明孝陵国家和皇权的象征,也是“龙脉”所在,孝陵的平安就意味着子孙兴旺发达、国运长久。因此,皇室特地在下马坊东侧设立了军事机构“孝陵卫”,以保卫孝陵的安全。
      下马坊 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高9米,宽6米,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即指示文武各级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对陵寝的尊崇,违者以大不敬论处。下马坊设于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牌坊体型伟岸,雕刻精细,书体公正,是明代初期石刻建筑的精品。下马坊是明孝陵的一部分,2007年建成公园,中断多年的下马坊至大金门神道再次恢复,保证了明孝陵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在下马坊东边36米处,是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立的“神烈山碑”,碑通高4米,碑额篆刻“圣旨”二字,碑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三个字。原有碑亭,现已不存在,仅存四角石柱础。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

       漫步在下马坊遗址公园,看着这巨大的石件,仿佛感受到当年的庄严、肃穆。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原创)古老的南京----下马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