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游(2)关于交规

标签:
交规行人最牛无探头民权上帝 |
分类: 生活 |
昨晚,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我坐在北京家里,望着天上的那轮大银盘……十几小时前,女儿在旧金山机场送机的情形还在眼前。母女间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六周前,我与老伴抵达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市,参加完孩子的毕业典礼即登上女儿事先预定好的旅行。
六周的时间匆匆而过,如今时空已变换,而永远不变的是亲情。
回想在美国的日子里,见到很多人,看到很多事。到了一个陌生之地,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思维大体一致——即除了旅游,还要体会一下异地、异国有哪些与我们不同;比较一下,不同的体制下他们这样做是否合理?到底好在哪儿?
曾有好友去台湾旅游,归来对我讲的第一句话是“台湾人的素质可高了”(当然各地都有高素质和低素质人),看来她是被什么事情感动了,也足见她不仅仅是走马观花的看景;
还有很多人说“美国好”,这好那好……果真如此吗?在此,请允许我用过去六周的肤浅体会谈谈心情。客观地讲,美国的西红柿不好吃,皮太厚,不如咱国的水灵、汁多,易去皮;草莓的糖度也不高,发酸,还硬硬的……其他方面呢?最先接触到的是交通,就聊聊美国的交规吧!
一、十字路口自觉停车
经过12小时的飞行,我们于6月13日美国西部时间上午9点(比北京时间晚15小时)抵达旧金山机场。
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我和先生的手机用的都是中国移动,谁知下飞机后与女儿联系时竟然打不出去!我俩6月份就在国内办好了国际长途,可是越境之后突然显示“输入PUK码”。天哪!我哪知道什么是PUK码?!而不输进PUK码就无法拨电话(难道美国电信与中国移动对着干呢?那也别拿我们老百姓当替罪羊啊)!此时我女儿正在候机楼前开着车转圈呢,我们互相谁也联系不上对方,急死人!当时,正在旧金山机场接机的一位东北妹妹知晓情况后,马上用她的手机为我们接通我女儿的电话,女儿才顺利地站在我面前!
谢谢中国老乡!谢谢不知名的东北妹妹!在异国他乡,你的行动真让我感动!
女儿在机场接上我们后开上高速公路。我看到所有车辆各行其道,每辆车都不抢道、不别车,名符其实高速行驶。
(车拍)
下高速不久,便见到很多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但都有警示牌“stop”。
这样的路口尽管左右道上并无行驶车辆,但所有车辆到此都必须自觉停住!女儿告诉我们:“自觉停车”必须是真正踩刹车停住,而非看看左右没车就不踩刹车继续前行。踩刹车还要踩实,停住后,司机们判断一下哪边的车是先到的,然后实行“先到先行”原则,礼貌行驶。有的人考美国驾照时就是因为在十字路口看左右没车、踩刹车又没踩实,因此驾照未拿到。
你说这个交规是不是能减少很多突发事故?
二、前后车的距离应该是多少?
美国交规与国内有很多不同。那天我们一起去三番港游玩,回来女儿累了,就让她老爸驾车。但她没真睡,在副驾上一直盯着司机老爸,生怕他不懂美国规矩。而从插队时就拿到驾照的中国老司机自信、熟练地握着方向盘前行,后来终于在路口排队等红灯时出了点差错。因为他像在国内一样与前车贴得很近。此现象立刻得到纠正——“前后车的距离是司机一定能看见前车的后轮胎”。谁都知道这条交规确实能“防止追尾”,所以老司机很快接受并改正了。
三、“行人最牛,行人是上帝”
美国的交规中让我最欣赏的是“行人最牛,行人是上帝”。因为我经常当“行人”,所以对此分外推崇(在国内也遇到过车辆礼让行人的事例,但少之又少)。这回在美国亲眼、亲身体会了。
作为行人,美国人是一定要走到红绿灯下,等到行人指示灯亮起才横穿马路。他们很守交规,自身保护意识很强。而在那些没有红绿灯,也没有“stop”警示牌、较小的十字路口,司机们是怎样做的呢?大学校园内就有很多这种小路口,答案是:车辆到了这样的路口会自觉停住(即使没人);如果看到行人,司机很早就开始放慢速度,他会一直等到行人走出很远才启动车辆。此时的行人呢,一般都不紧不慢、大摇大摆地过马路。所以女儿说“在美国,行人最牛,行人是上帝”!
斯坦福校园内,没有红绿灯也没有警示牌的十字路口。汽车在等行人通过;而行人正在边走边聊,不紧不慢地过马路……丝毫不用胆战心惊,丝毫不用着急。
远处的汽车开过来了,看见路中间有人,司机马上熄火(看车前灯,两张不一样),等待拍照完毕。
要是在国内,行人肯定得让着汽车,因为这儿又不是斑马线。兴许司机还要骂几句“不长眼睛,站在马路上”!
那天在犹他州,我真的当了回“上帝”。随旅游团到达犹他州是中午,按时间安排很快要集体去吃午餐了。我赶时间,想过马路拍完犹他州首府大楼就去集合地点。看看左右没车,我就没走人行横道(太远了),而是径直朝马路对面走去。谁知走到路中间时,右面开来一辆白色越野车,我马上停住,让它先行,因为是我没理嘛,我没按规定走人行横道。哪知烈日下等了半天越野车却没动,我不解地看着司机,那女司机竟在离我十几米之遥、笑着向我招手,示意我先行!我赶紧冲她摆手表示谢意。侧目望去,在她后面竟然还有两辆车等候我过马路!此时内心何止是感动,而是觉得人情味浓浓地将我紧紧包裹!之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当“上帝”,但没忘记一定走人行横道……
四、自行车与停车线
在美国,自行车算机动车。他要与汽车各自看灯行驶。
下图路沿上写着“NO
五、“野狼”现象
“野狼”是美国司机给当地交警起的外号。因为交警查违规的方法是藏在草丛里、大树后,随时像“野狼”一样窜出,将即时的违章罚单交给正在开车的司机。恼怒的司机就给交警起了这名。
为什么美国公路上不用探头监测而这么费力地用“野狼”?
答:因为探头都被拆除了,其实以前是有的。
为什么探头会被拆除?
答:因为有民众告到政府,说“探头会拍摄到个人隐私”,所以不用探头了。
美国公路上没有探头,真是令我不解。只是因为探头能拍到车内人的动作,就把便捷的“电子眼”拆除,岂不是小题大做了?但当我们理解了这个国度,明白这里的民权、隐私权是极其重要的,就不难理解这种做法了。
而警方也是对此一肚子苦衷——拆掉电子眼,他们的辛苦可想而知。当那些隐藏的警察拿出罚单给司机看时,又被司机骂为“野狼”。这现象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又让人感觉很无奈。
各国的规矩、规定、交规一定是按照合理的方式去制定,以达到损失最小、人人都能接受的最佳结果。美国的交规在制定初期也受到各方面的质疑,尤其是移民大国,推行起来何其难!但治理的力度与成效一定是成正比的,将多种族同化,一致遵守现在的交规,美国政府花了大力气。目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基本有序的交通状况。
终于回到北京,终于能踏踏实实看望朋友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