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父母之爱~

标签:
文化好友需要伟大父母情感 |
分类: 生活 |
转载了春英的文章,再来谈谈父母之爱~
在上海认识几对同龄人,均为人父母。这几位父母都是为了儿女来到上海,他们的做法赢得了孩子的敬重,在我心中更是伟大~
女儿的好友小苏,哈尔滨人,漂亮、干练,白领一族,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施展才华。现在的社会压力很大,年轻人在上海更是不轻松啊!小苏工作忙,虽请了个阿姨帮助做晚饭,但因下班太晚,回到住处热饭已变成凉羹。东北人喜欢吃热乎的,为此,她的父母于四年前双双从哈尔滨来到陌生的上海,开始了与女儿一起生活,也开始熟悉异乡的一切~
今年春天,我们与小苏一家去西塘游玩,后来又一起吃过几顿饭。快乐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四年来,小苏的爸妈已完全融入上海的生活——妈妈说得一口较流利的上海话;爸爸加入了上海知青合唱团,经常参加比赛,还在社区活动中表演独唱。做到如此,老两口需要克服多少困难?北方人来到南方需要做怎样的适应?不消说,我们心里都清楚。小苏的妈妈快人快语:“孩子找到自己的事业,又干的很好,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什么,她不能离我们近,我们就向她靠拢呗!反正退休在家闲着也没啥事”,她还说“上海社区对我们也格外照顾,世博会期间,发给上海市民的参观券和公交卡同样也发给我们了”。看得出,这一家三口确实很幸福~
前几天,小苏的爸妈回老家带回哈尔滨“一手店”的熟食,送我一些,东北风味独特。他们不怕重,还从千里之外背来了女儿爱吃的家乡“油豆角”以及做“大拉皮”的原料,这几天每天在家做“东北大拉皮”,给女儿解馋~
昨天见到一位安徽姑娘,在上海做公务员。她也是一直自己应付一切——上班、做饭、洗衣,下班很晚了要一个人赶路回到住处……一次病倒了,举目无亲无人照料。父母从合肥赶到上海,看到孩子的一切,心疼!最后决定在浦东买一套房子,经常过来与女儿住在一起。
我的好友春英更是伟大——春英喜欢摄影、写作(文笔相当棒)。她半年前从北京来沪照顾女儿月子,之后摄影、写作的机会就少了。外孙小齐齐落地之后,虽有月嫂,春英依然忙里忙外。现在小齐齐越来越好玩了,他像“粘豆包”一样粘着外婆,外婆对小外孙也是“爱不释手”。春英3月份刚来沪时突然撂下相机,她心里曾难过一阵。但春英说“健康、家庭、亲情才是我们一生都应该珍惜和经营的核心,它对于我们弥足珍贵”。多么伟大的母爱!
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照顾了这头又放不下那头。春英在女儿这里,心里还惦记着北京的婆婆。自打春英来沪,80多岁的婆婆一直由老公照顾。老公能照顾好吗?最近春英又有了新的筹划——她与老公决定在女儿家附近再租一套房子,将婆婆接来,女儿一家三口加上春英两口、婆婆共六口,住的很近,互相有个照应,省的春英顾不过来。
父母之爱,如天宇、似草原,宽广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