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记(十)“黑城”不黑

标签:
古城居延遗址黑城元史·地理志敌军 |
分类: 行摄 |
3、走进黑城城内,里面很大。东西长470米,南北宽384米。
著名的西夏汉文字典《番汉合释掌中珠》出土于此,这里的文化传承地位可见一斑。如今它和著名的楼兰古城一样充满悬念和神秘~
我仔细看,觉得像近代痕迹。因为那瓦片的茬口并不旧,显得很新。可能是为了制造感官效应吧~

10
12
13
据史料记载,这座古城在历史上并不叫黑城。《元史·地理志》中称它为“亦集乃”。而“黑城”的由来缘于一段悲壮的故事——
古时,一位将军率领部队驻扎在亦集乃。将军身高九尺,虎背熊腰,皮肤粗糙色黑,头戴黑盔,身披黑甲,脚穿黑靴,威风凛凛。由于他对敌作战英勇无比,军纪严明,体恤民情,因此,边界一直相安无事,百姓们安居乐业,大家拥戴他,亲切地称他为“黑将军”。
据说有一年亦集乃遭外敌进攻。因敌众我寡,敌军包围了这座孤城。历时几个月,黑城岿然屹立,侵略者难进一步。此时亦集乃虽无强攻之险,却面临控水之危。黑将军只好坚守城池,等待援兵。可朝廷也危机四起,顾不得黑城的安危。敌我相峙、情况紧急,而黑将军依然勇猛顽强,率将士打退敌军数次进攻。敌人见强攻不成,便开始派人劝降。黑将军用一个个来使的首级回敬了敌人,表达了绝不投降的决心。
一个黑夜,敌军偷袭中抓住了一个胆小的士兵。从他口中了解到亦集乃内无地下水。如果断河改道,亦集乃就会不攻自破。敌首领当即命令士兵连夜筑坝拦河,使河水改道。
河水断流,黑将军好不心焦。眼看着人马干渴难耐,体质一天比一天弱了。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为了士兵能以水润喉,黑将军和下属官员一连数日滴水未进,坚守城池,等待援兵的到来。援兵没盼来,却有很多将士因渴而毙。为了求得一丝生机,黑将军明知地下无水,还是带领大家昼夜挖井。不知挖了多少井,也不知挖了多么深,还是不见一锨湿土,反倒由于井壁崩塌,压死了很多士兵。
怎么办?黑将军召集全体官兵商量。最后决定:誓不投降,杀出城外,转移阵地。
夜幕降临。黑将军率领众士兵,在黑夜的掩护下,挖通了城墙,猛然杀出城外。敌军毫无防备,匆忙应战。一片喊杀声,消失在远方……
黑将军走了,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亦集乃这座古城改称为“黑城”了。
一个下午,我只观看了东半部,西半部没来的及看,就迎来了夕阳。
26、
27
32、
(文中史料均来自网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