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010-03-29 06:57:43)
标签:

九曲溪

艄公

云雀

朱熹

玉女峰

分类: 行摄

九曲棹*歌 朱熹(宋)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草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棹(音zhao,四声),即船桨,棹歌就是舟子渔夫所唱的歌。

 

  上篇文中讲到九、八、七、六、五曲;按漂流的顺序,此文继续其他四曲。记录风景,记录心情。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竹筏过五曲大桥,右拐,进入四曲~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 朱熹为四曲题诗: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草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毵(音san),形容毛发细长。此处形容山花碧草还带着露珠。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岩上一股涓涓细流,就这样不分昼夜、为汇入溪水而急急地奔跑着~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4、此为平林渡渡口。渡口石壁上镌刻有“应接不暇”(左上)和“庞公吃茶处”(右下)两段有趣的题刻。

相传,庞公是明代福建建州太守(即现在的地区专员)。一天这位闽北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微服私访到此,见僧人正忙着以茶待客,顾不上招呼他。他等了很久才品了茶,于是写了“庞公吃茶处”放在桌上。事后僧人察觉怠慢了太守,赶忙将“庞公吃茶处”刻在石壁上,旁边加上“应接不暇”表明歉意。太守没有摆架子唬人整人,和尚不卑不亢,彼此心领神会了。由此看来,这是一位有涵养的太守~

因这里景色旖旎,又称小九曲。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5、 山间一条栈道,因还未完全修整好,暂不能使用~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6、又见古文镌刻于岩上~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7、在四曲陡峭的小藏峰上,千寻绝壁隙间纵横交错地插了许多木板。木板上搁着形似小舟的棺木。一半在岩内,一半悬空中,风雨不毁。当地人称之为“虹桥板”和“架壑船棺”。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8、经考古工作者考察,所谓“架壑船棺”是聚居在这一带的闽越族葬俗的遗物,已有3800多年历史。

按史籍记载,闽越人通常聚居在溪谷间,善于用舟,因此船被认为是最珍贵的物品,用“船”作葬具相对来讲就十分隆重了。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9、而利用悬崖绝壁上的岩穴藏棺,则是为了避免遭到野兽的侵袭和外人的损害,久而相沿成习,形成一种葬制,以表示对死者的崇敬。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0、三千多年前的生产力十分低下,生产工具又很落后,闽越人是如何把船棺放入悬崖绝壁中?这是迄今尚未揭开的迷。一起乘筏的朋友也提出一个谜:而今绝壁上为何不见棺木了?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1、转过雷磕滩,到了三曲。朱熹题诗: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2、三曲溪旁的岩石有很多是“笑”模样——艄公说这是“哈哈笑”石,看到它就忘记了世间的烦恼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3、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4、远远地看见地处二曲形状如柱、兀立挺拔的玉女峰。玉女峰是武夷山景区最著名的景观,是福建省旅游的标志。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5、筏到玉女峰,就到了二曲。朱熹题诗: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6、玉女,苗条而秀丽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7、玉女峰与雄峙一曲的大王峰隔溪相望,已在此站立千年,为的是一段恒久的恋情~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8、而横亘在玉女峰与大王峰之间的,是称做“铁板嶂”的山石。

这里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个洪水泛滥,野兽出没的地方,百姓无以生存。一天,从远方来了个小伙子,目睹惨境,便带领大伙劈山凿石,疏通河道。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治服了水患,他被百姓称作“大王”。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来的砂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岩。那一日,天上玉女出游路经武夷山,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了,便偷偷下凡留在人间,并爱上了这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不幸此事被铁板鬼知道,他从中作梗,将此事告发玉皇。玉皇大怒,令玉女归天,玉女不从,一定要与这小伙子结为夫妻。玉皇无奈,只好将他们点化成石,分立在九曲溪两岸。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9、由于铁板鬼讨好玉皇,故意变成一块大石,插在玉女与大王直之间,日夜监视他们的行动。玉女与大王只好凭籍镜台,彼此在镜中泪眼相望。上面玉女在右,多像正在看镜子啊!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19、玉女的“镜台”二字五丈见方。字体工整俊秀,数里之外都望见,是武夷山景区中最大的摩崖石刻。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0、玉女峰下,是碧绿清彻的浴香潭,相传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相传这是大王送给玉女的定情信物。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1、在一曲,大王峰正朝玉女峰痴情眺望。朱熹题诗: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2、有“仙壑王”之称的大王峰~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3、水面渐渐平缓,出了一曲,快靠岸了。筏尾的艄公对我们说:脱下救生衣,让撑蒿的小伙子给你们合个影!

小伙子不爱说话,但拍照的技术真不错。这下把筏尾的艄公也拍进来了!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4、竹筏靠岸了,小伙子稳稳地定住蒿,让我们踏上岸。我给他拍一张。谢谢你,年轻的艄公,辛苦了!

此生第一次来武夷山,第一次游九曲溪,美景难忘……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5、山伟岸,水灵秀~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6、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7、有很多山叫不出名字……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8、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29、这个季节,水位低了将近一米。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0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1、这些是叫得上名的,编一组~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2、九曲溪水有平静的时候~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3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4、也有急性的时候~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5、艄公辛勤摆渡,我们优哉游哉~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6、从天游峰往下拍的~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7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8

南国游记:诗情画意九曲溪(续)

39

竹筏行进中,时有小小云雀在眼前飞过,啼鸣声清脆悦耳。还没等相机对准它,早飞进

溪边的草丛、无了踪影~ 这正是:

游九曲、看群峰,

诗情画意在其中。

古人诗行布岩边,

山峰俊秀惟美景。

云雀声声耳边鸣,

溪水清清倒影重。

武夷山水似画卷,

珍藏一片好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