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吃盐相当于补钙(待考证)

(2010-01-21 16:10:30)
标签:

饮食

保健

钙质

骨质疏松症

英国

分类: 生活

少吃鹽就相當於補鈣,鹽的攝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鈣的量越多,鈣的吸收也就越差。

 

已經七十多歲的奶奶,平常非常注重身體的保養,每天清晨除了運動二小時外,飲食方面更力求均衡,尤其牛奶必定「不少於三大杯」,以攝取豐富的鈣質,她心想,這樣縝密的飲食習慣,骨質疏鬆症絕對與我無緣。可是,她到馬來西亞旅遊,第二天一個不小心踩空,左小腿斷得碎碎的,返國住了二個月的院,醫生證實:骨質非常脆弱,有「嚴重」疏鬆症。像這樣的例子,社會上比比皆是。  
     
大家的觀念總以為每天只要我多喝牛奶,吃小魚干、燉排骨湯等含豐富鈣質食物,就不會發生骨質疏鬆症,其實是一知半解。

「乳品委員會」給國人的建議量是每日攝取含鈣量一千毫克最適合。 

但奇怪的是,住在非洲仍過著幾近原始生活的班圖婦女,每日只攝取三百五十毫克鈣質,竟不曾有骨質疏鬆症發生。

反觀世界上每日攝取含鈣量最高的愛斯基摩土著,每天都吃魚,含鈣量達二千毫克,是正常值的二倍,卻是世界上疏鬆症最嚴重的地方。

而美國、英國乳品消耗量最多的國家,疏鬆症也最普遍,道理到底在那裡?    

原來疏鬆症的發生不在於你攝取的鈣夠不夠,鈣質量的多少並不會影響你得疏鬆症,關鍵在你能不能「保持」鈣質不被流失。
 

那麼鈣質為什麼會流失呢?          

因為國人嗜吃「肉、奶、蛋」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身體內蛋白質太多會造成「酸性」體質,人體一旦酸質化,身體為了維持平衡,自然而然它會自「骨骼」中提取鈣質來中和酸性,成為微碱狀態,試想,一個人經年累月被抽鈣質來中和,骨骼中的鈣質每天流失,怎麼不造成疏鬆症呢?
 
因此,元凶是「蛋白質過量」造成了钙质流失,而非鈣質吃得不夠。     

那麼檢驗一下,我們每日飲食中的蛋白質真的過量嗎?          
根據國科會的建議,人體正常的蛋白質量,以體重 60公斤 的女人為例,每天只需45 公克就夠了(男人約需50 公克),以純素食的人而言,輕易就可得到57 公克,何況肉食主義者,隨便一塊肉、一個蛋就過量了。
牛奶的含鈣量固然很高,可是蛋白質更高,所以牛奶喝越多的人鈣質流失更多,加上「肉、蛋」是高蛋白質食物,骨質疏鬆症不發生才怪,所以不要怪鈣質攝取夠不夠,正常飲食鈣質一定夠,鈣質多或少不會造成疏鬆症,蛋白質過量才是元凶。
 

願大家有正確的認識,如此,骨質疏鬆症就永遠不會找上您! 
 

補鈣的方式多種多樣,吃鈣片、曬太陽、喝骨頭湯,為了讓體內鈣質充足,人們想盡辦法。
但科學家教我們最經濟有效的補鈣方法,那就是「少吃鹽就相當於補鈣」。

新華網引述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鹽的攝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鈣的量越多,鈣的吸收也就越差。

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減少鹽的攝入,就能增強鈣質的吸收。

这是朋友发到我邮箱里的一篇文章,转帖至此,与大家共享。

此文意在提醒我们怎样补钙,但我还没经过科学的考证,因此不敢说是100%正确。如果有朋友考证过,请告知是否准确~谢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