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六年,难忘那里的人和事;难忘那里的大山,难忘那里的各种植物。
回京后,看到相关联的事物,总会想起插队的岁月。上个月,在植物园的围栏上,一种熟悉的植物扑进我的眼帘——一串串成熟的“马奶子”挂在上边,猛地就使我想起了插队时,想起当年在山里吃这东西的情景。我马上拍下来给朋友们看看------


这是一种爬蔓植物。在我插队的地方,它的果实被老乡称作“马奶子”,记得当年在山上干农活时,队长一喊“休息”,姑娘们会到处溜达走走看看——春天会发现一丛丛的山韭菜;夏天有一种小草“西瓜味”长在路边,在手心里揉搓就会散发出清香的西瓜味道,闻一闻好像还挺消暑的;秋天,一串串“马奶子”挂在灌木丛中,摘它时须提防别被刺槐剐伤皮肤,这可是绿色食品哦,绝对安全的。
我第一次见到马奶子时不敢吃,后来看大家吃得还挺带劲,我也开始品尝——哦,味道确实不错,掰开以后会淌出白色的汁液(怪不得它的名字有一个“奶”字),略微有一点甜味。山上的野果、野菜挺多,常见的有一种野生的“黄花菜”,迎着朝阳金灿灿地一片片开放在山坡上,与我们在城里买的“黄花”一样,老乡们趁花儿没有完全开放时采摘,晾干以后做菜吃。
我想:“马奶子”肯定是我插队一带的俗名,就在植物圈子里请教它的学名。谢谢圈友碧海仙山南麂岛和叶子,他们告诉我“马奶子”的学名是“萝藦”,萝藦的俗称(或曰别称)很多:芄兰、羊角、婆婆针线包、飞来鹤、老人瓢等,不一而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