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2011-12-22 17:20:19)
标签:

户外

灵岩寺

方山

朗公石

西游记

尚山

摄影

原创

图片

随拍

旅游

分类: 户外。游

灵岩寺位于泰山北麓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佛教圣地,以其悠久的宗教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驰名于世,素有“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灵岩寺所在的山谷南北群峰翼列,以岩崖景观为胜。连者为壁,断者为崖。崖壁峻峭,裂岩嶙峋。
2011年12月17日,我们又一次来到这里,弃名列全国四大古刹之首的灵岩寺于不顾,为了亲临觊觎已久的央视版《西游记》取过景的那组断崖,竟然在那陡峭的群山上来来回回走了五趟!

按同行一山友的话就是“强度不够就自己制造强度”!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01 清晨,群山中游荡着一片淡淡的雾霭。群山环抱的这个小村子叫花岩寺村,花岩寺村其实并没有寺。一位当地村民告诉我们,其实是先有花岩寺(村),后有灵岩寺(庙)。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02 初升的太阳跃起在山尖,两道飞机拉的烟就在这时划破了天空。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03 我们的影子,保持着行进的姿态。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04 灵岩寺东北山顶的这一石缝,俗称一线天。只身一人可通过,宽0.5米,长8-9米,高近10米,两壁如刀削,南北通向。电视剧《武松》在此取过景。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05 霞光万丈。行走山脊,如同行走在画中。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06 山下就是名列全国四大古刹之首的大灵岩寺。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07 山间丛林里,发现这一本已被冰封的《灵岩寺佛教故事集》。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08 灵岩山最早的名字叫方山。方山峰巅雄伟高大,四面陡如刀削,方方正正,形状很像古代帝王的传国玉玺。所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又称它为玉符山。方山。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09 我们在四面陡如刀削的方山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除上山的路外,发现的每条路最终都走到了悬崖边上。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10 为了找路,我一个人来到了这里。看着前面如刀的断崖,两腿便不由自主地开始发软~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11 从这里看很象泰山刀刃峰,不过刀刃峰尚且通过,这处断崖是无法通过的了。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12 一个人不敢多做停留,便转头按原路返回。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13 白云洞位于方山岩峣绝顶之处,上下左右都有崖壁掩映。当云雾涌向白云洞之下的山峦沟壑时受山坡升起的气流阻挡,冉冉飘向白云洞,其状犹如白云自洞内而生,故而得名。据说洞额之上这三个大字为乾隆亲笔御书。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14 白云洞主洞高3米左右,进深10米,支洞深41米,最窄处只容一个偏瘦的人侧身而过。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15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16 这一组山峰就是央视版《西游记》取过景的地方。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17 不甘心,又拉来草队长从另一条路重返这里。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18 峰与峰之间都是断崖,想在山脊上怎么可以通过呢?可是白云洞看门的老大爷却硬是告诉我们可以走。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19 嶙峋的怪石。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20 有些象泰山青桐涧里的感觉。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21 这一组群山很有城堡有感觉。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22 我们从西路迂回,登上了这组“西游记”群峰的西侧。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23 壁立千仞哪,还是回来吧!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24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25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26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27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28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29 终于从断崖处找到了一条可以攀爬上去的山路。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30 从断崖处爬上来,又来到了之前我一个人来时令我腿软的地方。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31 这是这组断崖的东侧。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32 脚下就是深渊。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33 朗公石。走至近前来看不如远观更为形象。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34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35 朗公石所在的这座山是灵岩寺东南的昆瑞山,远远望去,形似一位老僧身披袈裟,手拄拐杖。传说,灵岩寺开山鼻祖高僧朗公在此讲法,顽岩点头,虎狼伏地。终了,朗公也化作一块灵动的岩石,永远以法道感化世人。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36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37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38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39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40


灵岩山,“取经”路上走五遍!

▲ P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