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松乐书画作品集《序言》

标签:
郑一粟苏松乐岭南国画院教育书画文化 |
岭南画派在绘画中的二十世纪前期,无疑是中国美术史上最为绚丽璀璨的时代,多元化的画家群体与绘画流派的并兴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的主流。在沿海交通便利、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不仅在经济文化上得风气之先,在绘画上也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他们分别所形成的海上画家群、京津画家群和岭南画家群在民初画坛造成三足鼎峙的局面。在岭南画家群中,又以高剑父、陈树人和高奇峰等人所创造的岭南画派和以赵浩公、李凤公、黄般若等所形成的国画研究会为两大主流,前者折衷中西、融和古今,开创了岭南画坛的新格局,后者则仍以传统绘画为阵地,延续国粹,在岭南画坛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两派的相互对峙与融合促进了近代广东美术的兴盛。尤其是以“二高一陈”为主导、以黄少强、方人定、赵少昂、黎雄才、司徒奇、杨善深、赵崇正、李抚虹、何漆园、关山月等弟子为后锋的岭南画派后绖如今,苏松乐先生适逢这时期,在承继先辈们的基础上,纵横贯通,南北柔合,自得家法,其气雄健,其笔超脱,宜与先人争一席地,而蔚为当代岭南派代表作家之一。画花似闻香,画鸟若欲语,技法卓绝,当代无与抗衡者。
如今竟争浮名者,多如鸡毛,将终其一生方悟:浮名虚兴誉,过眼云烟,无非惑人之末,荒废终生。“名师|”接踵而来,似赶集般,令人窒息……古今真正成名之人,青灯残卷,寒来暑往,多少次北雁南飞,经几回花开花落,节衣缩食,修身立先德,方成大器。如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流放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苏松乐先生却如“二高一陈”般,立身修德,平天下的胸怀,先行仁义之德,专修而后继,集技法于一道,千锤百炼,终得有成。
诗人车薪有诗:
其一
精雕细凿意中人,鬼斧神工特别真。
留得丹心珠海见,他年不朽卧云身。
其二
朱丹重染描红荔;黛墨轻施写紫藤。
气定神闲茶一盏,百花是我社中朋。
其三
未饮之前执酒壶,上佳醇酎好糊涂。
此翁狂放些儿醉,人说东坡也姓苏。
其四
胸襟磊落胜虬松,行健身如君子风。
如果减除一花甲,天真犹似十龄童。
http://s4/middle/51cedb7fgc5a99d1a3c1c&690
http://s2/middle/51cedb7fgc5a99a9c0fe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