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现在学习沃伦巴菲特,其中巴老讲要做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事,感觉这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看这句话呢?答曰:不容易做到。因为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想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圈需要“自知者明”。啥叫“自知者明”?一般解读老子这句话:知道别人那是有智慧,知道自己斤两那是明白人。如果是这样解读老子,那也太小看老子他老人家了。
在《圆觉经》里如来讲法,文殊菩萨问,咋就成佛了?如来答曰:去除“无明”,也就是发清净觉心, “ 明
”了就成佛了。换句话说,“自知者明”,那是成佛,成菩萨的境界。我们每个人想一想: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认知自己的“能力圈”谈何容易?谁都不含糊啊,能耐大了去了。
如来讲“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平常人看外界,看自己都是主观臆断,把那些不存在的实体当做真实存在的,像做梦一样,醒了就啥也没有了。
人家巴老福寿双全,到那境界了,能做点自己“能力圈”的事,因为他已经“无明”了,一般投资者就别一下把自己弄到过高的高度上啦,步子跨得太大,咔,别扯着。
不是知道几个什么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的高低就是能力圈,别忘了,都是过去的事,过去的比率,与企业未来如何关系不大。
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