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很重要的一点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有人听上沃伦巴菲特对市场有效理论的批评,于是自己也开始对该理论不屑一顾起来了。
朋友问:到底该理论有效否?答曰:识时务者为俊杰!别以为自己聪明,其他人是傻瓜。按照《潜伏》中的说法:等你成为委员长、戴局长你也可以,但现在不行。换句话说,你有巴老那本事你也可以,但现在不行。
原因很简单:你那点小本钱等不到市场无效的时候,等不到价值投资显灵的时候,你完蛋了。叫花子和龙王比宝,搞笑。
许多投资者很是迷茫,市场有时候有效,有时候又无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子在《道德经》中很好的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当市场外部空间受到压缩时候,你所投资的标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无法形成道的循环,这个时候整个循环处于收缩状态,市场有效理论开始显现威力了,起作用了,无之以为用啊,是这个外部空间在起作用。
但道的循环还有一种运行情况:“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循环讲的是平衡,当市场处于下跌循环过程中,股票绝大部分是下跌,尤其是那些高价股会下跌很多,这些涨过头的多出来的部分最后都是要损掉、去掉的,现在称作“泡沫”的部分。损掉的部分去哪里了呢?弥补过去长时间被低估的、绝对价格很低的股票。
这样,你就理解了为什么在熊市的时候那些在牛市中蔫了很长时间的所谓蓝筹股突然上涨了,真的在牛市中这些所谓很有价值的蓝筹股却表现很差,相反是那些跌的一塌糊涂的股票涨幅惊人。
所以,为什么市场有效了?那是“有余”太多了,需要去掉;为什么又失效了呢?那是在“补不足”。
这个道理很重要,运用非常广泛,常常能够创造出新的经营模式。例如:共享的概念。你有车会开车,我没车不会开车,那就损去你有的(有车、会开车)来补我的这个不足(没车、不会开车),这就是滴滴打车。
人们总在津津乐道的谈滴滴是创新模式,其实在将近三千年前古圣人已经告诉我们道的循环模式了。早已经有了,只不过没有理解这些圣人的教诲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每当将老子天道运行法则运用实践,将道的循环理解掌握,威力都是惊人的。再例如:阿里巴巴等等。
但可惜得很,人道运行的法则老子也告诉我们了“损不足而奉有余”。越有钱的越有钱,越没钱的越没钱。没钱的上供有钱的,钱少的给钱多的。看看各种市场是否是如此呢?与天道运行法则正好相反。股价越便宜越卖,股价越贵越追。哪里有多余的、有泡沫的那才买得欢呢;至于越便宜,股价越低那才着急的去“损”,卖出呢。
所以,别怪投资赔钱,只不过是你在实践人道的运行法则,不能怪自己。
一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