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市场分析增加了一些对个股趋势的推演分析,朋友也想学习《易经》来分析市场趋势,希望给一些建议。
答曰:
1、运用古圣经典指导实践,符合“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易经》原文还是比较艰涩难懂的,还真需要下点大工夫。但,即使对其每个字意思都明白了,与现在社会的结合也是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易经》产生之时没有文字,与现代信息时代那可变化太大了,将二者之间进行“翻译”的难度可想而知。也正是如此,经常出现漏洞百出的问题。近几年也是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摸索、探索,也就是在最近才知道一点点对个股是如何分析的,还不知道效果如何;
3、早在两千多年前,大圣贤老子已经看到人们热衷于对现有的相去推演趋势的问题了,针对这个问题,他老人家提出来“破相立道”,这就是《道德经》。
老子告诫我们:那个现象一旦出现,就会有生灭,就会有万千的变化,就不是那个恒常不变的道了,你就会陷入、迷惑在相的变化之中。股市等投资市场是最典型的,时刻在变化,人们沉迷于对相的以及相背后变化的猜测、思考,这样,你就无法感知“道”的运行,无法做到天人合一。
其实,所谓的“价值投资”不是这样吗?对企业生产、经营、市场占有率等等生产要素的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市场分析者是对市场内部以及外部的资金、筹码、参与者等要素进行分析。二者都是对现象界的分析,只不过角度不同而已。这两种投资方法分成两派,还经常互相排斥呢,呵呵,放羊的吓唬割草的,哪来的那么多分别心呢?;
4、学习《易经》很重要,但别学懵圈了。《易经》进行推演,不过是对某一时间段的循环状态,对某一时间片段进行精确的描述,但更重要的是根据推演结论思考天道的循环。
天道广大,“道须臾不可离,可离非道”,这说明,明道是极其重要的。例如:银行。其三大功能:支付结算、存款、贷款,形成银行的运行模式。目前结算支付已经有相当大一部分被支付宝、微信等替代;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收缩,逐渐被直接融资方式占据主导;存款呢?不是理财,就是余额宝,银行存款大量流失。
人们突然发现,几年也不去一趟银行好像没有任何影响。银行内外循环空间不断在收缩,“反者道之动”,相对于前面的扩张,银行的反向收缩循环开始了。银行业非常痛苦的收缩啊,今年肯定比明年好干将成为常态化。
美国银行业前些年为什么不顾一切的、没有风险、道德底线的发展中间业务?没办法啊,这是有深刻原因的。目前国内银行业监管部门对银行的一些中间业务进行加强监管规范,将这条路也断了,不用推演,你就知道了银行发展会如何。最近一些较大规模的融资企业债券、银行贷款无法归还,但愿是个例,最好是个别情况,但,可能吗?便宜就是“价值投资”吗?如果是这么理解,那么沃伦巴菲特也不用将伯克希尔哈撒韦从纺织厂改为保险公司投资集团了。
投资好像没那么简单。老子曰:长短、高低、涨跌、、、等等,不过都是在道中循环,这个价值了,那个非价值了,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现所有相皆是虚妄。
5、我个人认为学习运用《易经》进行市场分析,首要的是对企业、行业以及市场的深度分析。庄子是对老子学问最通的,他在《庖丁解牛》文中经典的描述了道的运用。你对牛的结构做不到精神层面的感觉,你就做不到“游刃有余”,可别闹反了。所以,《易经》、《道德经》那是最讲究价值投资的,那是对宇宙万物产生、发展最后消亡整个过程的分析描述,万不可把这些圣典当做虚幻不实的。
一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