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之无相之法

(2016-02-07 09:56:54)
标签:

财经

创业板

大盘

股市

杂谈

    朋友问:听说你近期一直在学习《道德经》,有何感悟?对投资有何帮助?答曰:用孔子赞叹老子的话说,“其犹龙耶”。真是不得了啊。世界上圣经发行量第一,《道德经》发行量第二,说明都知道什么是珍宝。遗憾的是国内许多解读要么是翻译字词句,要么是东扯西拉不靠谱,要么是理论与实践没有联系,学不学没啥区别。就说现在,《道德经》如何运用在投资市场?如同前面如何将《易经》运用在股市中一个道理。这些伟大的经典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或者当着口头语,是指点方向的重要工具,是指月亮那个手指头。国外的投资经典固然重要,但我们自己的经典呢?几千年流传的经典还是应该下些功夫研究的。
  《道德经》第二章开篇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看了许多解释感觉不妥当。既然老子把这几句话放在第二篇那说明很重要,如果解释为美和丑,善和恶是相对的太简单了。
   那是老子告诉我们:要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去除“分别心”。不要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分别美、丑、善、恶、长的、短的、、、。意见一致的就是美,不一样的就是恶。所以老子在第一篇描述了什么是道,随后就告诉我们要想得道,就需要去除我相。别以自己的“分别心”看待这个世界。如同释迦牟尼所说“何况能以有思维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这些大圣人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在投资市场中为什么争论激烈?都是按照自己的投资标准去判断。这个有价值了,那个没价值了,放量、缩量、金叉、死叉等等。这些不过是我相、人相、众生相的表现。道是须臾不可离,可离非道。上面这些套路,与投资之道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道”在某些方面的部分表现而已。所以,你想运用这些“我相”的、远离投资之道的分析套路想得到什么样的投资成绩呢?顶多玩的好一点,靠其他投资者更糊涂赚几个,还累得够呛。
    投资市场自有其循环之道。所有市场中企业、参与者、筹码、资金等市场要素都“浸泡”在投资之道中,都受这个“道”的循环所统领。老子用大量的篇幅描述这个“道”的特点,例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上善若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等等。企业的发展,市场的循环无不遵循。
   投资者经常遇见的难题是估计是底部,结果进入后发现底部还很远。为什么会这样?过多的“我相”,就是自己的那些套路。要不就是过多关注“众生相”,也就是所谓成交量、均线等指标,唯一没有关注的是这个循环之“道”。股神沃伦巴菲特注重研究企业本身的价值,而去除市场涨跌对其投资的影响,这就是尽可能去除“相”的影响。
   在投资市场中除“相”不容易,在生活中除“相”也不容易。
   一点想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