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的吃与住--雀巢
标签:
旅游 |
分类: 工作在日本 |
嘿嘿,今晚继续写字,看图,说话。要开始回顾琐碎的生活了。
说老实话,小住一段时间,和千万次出差比,会有全新的体验。除了到了别人的地盘,夹着尾巴做人的小心翼翼是我不大想体验的以外,其他的都在我欣欣然想去尝试之列。
第一天到大阪机场的行李车,我全部的家当。看起来不是很多吧,但是居然是勉强在免费承运重量的范围,由于基数不小,回程的时候,尽管我扔了不少的衣服,还是被厚重的书和资料,和祖国人民让我带的化妆品们所取代,两个行李箱塞得再也多放不下一张纸片。结果童鞋们,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惨案吗?我因为行李超重,被整整罚了一千五左右的人!民!币!我的心,如刀绞啊。(我也尝试要安排寄送,可是公司给联系的运送公司给我报的价是,door to door 一箱东西起码要15万日元,就是1万2人民币,我说刨去我的单反,我其他的家当价值都不到这个价钱,我扔掉都比15万日元划得来啊。人家说,哦,那好吧。)请问有经验的人士,这国际door to door的邮寄真有这么贵吗?很多人都告诉我,不大可能,但是我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深究。 )
我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鸟巢。地点就在公司的傍边,挨着公司的围墙啊。一抬脚就去到我上班的地方,一抬脚就回到我睡觉的地方,也就是说,这是完全是为工作准备的住所,挺贴近我强度超大的所谓WIJ(Work
in
Japan).我其实后来还是有点小后悔了,当时有两个选择,另外一个在一个吃喝玩乐都比较方便的地方,但是要小坐一两站电车,我想不用坐车上班为重,不至于什么商店都没有吧。结果,还真是只有两个小便利店。一个百元店,还八点钟就闭户了。随便加个班随便吃个饭都超过这个点了,我只好进便利店沐浴一会儿灯光,小购一点快餐食品就形单影只地回窝了。
说到我的窝,最佩服的是,他们对空间的利用,堪称“无所不用其极”。
我的卧室,应该是在小阁楼上面的,到的第一天我就果断地让他们把被褥帮我拿到了客厅。别每天爬上爬下的,有个什么闪失,伤不起啊伤不起。(敝司有过一位WIJ第一天就被摔断脚,第二天就被护送回国的惨痛例子,所以我们这些后人仰望着惨痛的前人,总要吸取点经验教训啊。大意不得。)
微型液晶电视,那个巴掌大啊,我从自家的47寸,跌落到这差点要用放大镜看的尺寸,觉得落差实在很大,由奢入简就是难。当然当我再次回到家里看到大屏幕时,幸福感油然而生。电视虽小,但是地震的情报全部就从这里出来的,包括那个分贝很奇特的听到必然惊醒的警报声,也从这里响起。
右边的小桌子,吃饭办公就靠它了,很好用。晚上可以靠墙折叠起来。把被褥一铺,可以横排好几个人都没有问题呢。
小阁楼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梯子下面就是那个多功能桌子。梯子可以伸缩,往上收好,底下的空间就又不受影响了。

房间和浴室的小走廊间安排了一个小厨间和洗衣角。小煮锅和小炒锅都是我现买的,东西小得像过家家,但是这些过家家的玩意,在日本很普遍,因为他们的单身一族实在太多,单身生活的设施食品都很多,应运而生的东西。我就用这些过家家的小锅给自己早上煮拉面,周末煎鱼煎鸡蛋,还算自食其力得有声有色。抽油烟机,很强大,且无声。不像我们的抽油烟机,轰轰作响,不注意会忘记关机,这是唯一弊端。
洗衣机有烘干功能,但是直到我离开的那天,我都没有搞懂,烘干功能到底怎么用。但是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在日本已经很普遍,都不在太阳下晒衣服了。在这不见天日的蜗居,我怎么晒衣服呢。以下介绍我很叹服的一个地方。
就是浴室!那是整体浴室,我觉得如果中国引进将很有市场的整体浴室。它有烘干,暖气,排气等等功能,还能设时限,以防止因为遗忘导致地多度使用的浪费。我的衣服就是晚上在浴室里烘干的,浴室也总是能干爽洁净。
这个三爷爷很艳羡,他喜欢永远干爽。
洗手间出来的角落是冰箱和微波炉。很多一个人份的微波食品,极其方便。一个人生活越便利就越想一个人生活了吧,所以日本还不如不要把一个人生活的经济搞得那么活跃,省得大龄不结婚的人群那么多。
冰箱居然被我填得很满,因为一周才能去一次大超市,我要负重行走将近二十分钟,才能从超市走到住所,中间还要经过一个大墓地,我每次都会毛骨悚然。日本人的墓地和住宅区混在一起,他们的生死观和我们不一样,死也是存在的一种方式,所以对他们来说,墓地就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的人的住宅区而已。毛骨悚然是我要克服的一个障碍以外,超市回来的长距离负重行走也是一个现实的苦难,我老人家不干这种粗重活儿已经很多年了。
(好了,今晚先到这里。洗洗睡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