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物进发--广州沙面
标签:
广州沙面领事馆古典复兴建筑券廊旅游 |
分类: 影像 |
最近的攻坚内容,是人物。
号称最复杂的拍摄对象。
要告别“公牛眼”时代了。
告诉大家,你想通过这个画面给大家传递的讯息。
现阶段,只抓拍。拒绝摆拍。
-----------------------------------------------------------------------------------------
昨天去了广州,踩的点都很经典。今天上沙面人物篇。
上图帅哥是克里,没征得他的同意就上图了,他不会造反吧。大家千万不要告诉他啊。
当时克里帅哥在专注地看他的成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影像世界里。
二月的沙面,春天的到来,让一切温情脉脉。看这对小情侣的小动作,被我逮到了。这让人觉得世界美好。
沙面,真是谈情说爱的绝佳去处。处处是鸳鸯,心态不好的单身最好就不要踏入那片卿卿我我的领域。
漫漫长路,就这么走下去吧。
可爱吧,这三个人的神态。
本来他们窝在一起看照片的,结果克里发现了我偷拍的狗仔行为,法兰发现了克里的斜眼行为,只有阿霞浑然不知。
看看,一群看客。
他们在看拍片子。演员趟在地上。看客的各异表现,让我觉得比演员的表演更精彩。
沙面路人甲,潮人甲。
克里大师在咖啡厅整理照片。那个咖啡厅,超赞,很是可圈可点。(回头再上咖啡厅专题。)
沙面是春节在广州喜看烟花时,发现的好地方。这次要求去好好看看,遂,成行。
(这次出行,用的是一直雪藏的传说中的一镜走天下的那个一镜,开始顺手,大喜。)
--------------------------------------------------------------------------------------------
沙面位于珠江岔口白鹅潭畔,占地面积330亩。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英、法侵略者凭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强迫两广总督租借沙面,雇工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沙面岛。英、法两国在岛内分设领事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主宅,另外还有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传教士。
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沙面大街2号-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高三层,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沙面大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沙面大街48号的楼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但在其入口处仍然为仿哥特式。
建国后市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管理。
该建筑群于199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加载中…